香港法院本周对涉嫌违反港版国安法,被指控犯有“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民主派45人判处4年到10年不等的刑期。其中前香港大学教授戴耀庭获刑10年,为所有被告中刑期最重。这起香港最大规模的国安法案件受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批评。
美国和台湾周四(2月22日)签署了一份发展合作备忘录。
据中国《财新网》和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曾任中共高层职务并因1989年六四事件而被降职的阎明复星期一(7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一位共和党议员办公室公布的报告显示,导致COVID-19的新冠病毒是由中国的实验室泄漏而流入世界的;不过报告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新的证据。
拜登政府星期五(10月7日)公布了一套范围广泛的出口管控措施,其中一项措施禁止向中国提供世界任何地方使用美国工具制造的某些半导体芯片,极大扩展了华盛顿试图减缓北京的技术与军事进展的努力范围。
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大戏“两会”在这个周末开幕。在这场全国人大的年度大会上,中国如何在新冠疫情扰乱全球经济的情况下,确立并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美中两国的经济学家均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高级外交官员呼吁改善双边关系,表示华盛顿与北京需要选择合作而不是冲突,选择全球一体化而不是脱钩。分析人士说,美中之间的大国竞争将会重新塑造国际经济的基本结构,全球化最终可能走向一条“基于价值观的集团化”道路。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全球新冠疫情极大鼓舞了中国人对大国竞争的态度,过半数受访者相信中国在未来十年将赶上或超过美国。国际关系专家说,新冠疫情无疑对美中关系带来巨大冲击,然而中国民众的盲目自信忽略了自由社会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韧性。
华盛顿批评北京没有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以及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反而继续走向国家主导的非市场经济和贸易方式。贸易专家说,华盛顿应对北京国家主导贸易方式的最有效选项,是加强与欧盟和印太国家的联盟,迫使北京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市场改革。
美中关系僵局破冰50周年之际,中国的国际关系专家敦促北京不要中断与华盛顿的接触与沟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说,未来某些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加剧摩擦,也可能会有美中合作缓解紧张局势的机会;但是美中关系已经远比以往更加难以管理和维系了。
白宫高层官员承认,美中贸易关系目前处于困难阶段。与此同时,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陷入权衡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两难之中。贸易专家说,尽管任何政府会认为安全比贸易更重要;但不能将贸易泛安全化,而应该更明确和精细地定义何为安全威胁;否则美中经贸关系可能演变成为“冷战”。
美国一个联邦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发现,墨西哥已经取代中国成为美国芬太尼供应和合成阿片类药物流入毒品市场的“主要来源”。不过,批评人士说,尽管美中两国在过去几年合作打击芬太尼贩卖的工作取得成功的结果;但是中国的一些供应商仍然在向墨西哥毒品组织销售不受管制的芬太尼前体原材料。
以色列国防安全部门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北京及其所支持公司与以色列军工专家直接接触的行为。华盛顿对以色列可能向中国输入尖端技术的做法再次发出警告。军事专家说,以色列和中国的合作程度被夸大化了,华盛顿已经与耶路撒冷达成一致,没有美国明确表示同意,以色列不会转让任何美国的军事技术。
华盛顿和北京官员频繁接触为最高外交官员的安全与战略会晤铺路。分析人士说,尽管美中双方都有意愿努力防止持续紧张的关系滑向更危险的对抗,此次高层会晤即便能够实现,近期也不会给美中紧张关系带来迅速的改善。
国际组织认为,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和缅甸军政府的巧取豪夺,使得缅甸采玉业成为血汗产业。与此同时,缅甸人权团体呼吁禁止销售缅甸玉石,并呼吁国际玉石消费者抵制产自缅甸的玉石。
欧洲经济分析人士称,中国并没有与全球经济脱钩,真实的情况恰巧相反,全球贸易和投资仍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美国的经贸专家则认为,尽管欧亚国家与中国脱钩的步子不大;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供应链和国家安全的担忧,正在加大企业逐步远离中国市场的步伐。
华盛顿高级官员最近频频强调美国在印太地区积极参与和增强存在的必要性,同时警示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扩张的态势。区域和美中关系专家说,华盛顿与北京必须共同制定美中竞争的“交规”和“护栏”,以防止紧张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爆发意外冲突的可能性。
美国顶尖医学专家呼吁,研发针对新冠病毒未来变种毒株的通用疫苗迫在眉睫。卫生安全专家说,研发出一种针对冠状病毒的“万能疫苗”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于预防其它冠状病毒疾病大有裨益。
关注美中关系的资深专家说,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里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将会持续紧张而且难以预测,使得两国间任何重大的“再挂钩”变得更加困难,总趋势可能将是走向持续脱钩。
北京最高领导层承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济专家说,实施量化宽松、增加公共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政策,可以减缓宏观经济压力;而回归亲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是摆脱困境的关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