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色作品《杀劫-镜头下的西藏文革》新版发行

  • 美国之音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

VOA连线(唯色):《杀劫—镜头下的西藏文革》发行纪念新版

中国藏族女作家唯色在2006年出版的作品《杀劫-镜头下的西藏文革》最近发行纪念新版。在文革50周年的前夕,新书是如何记录西藏文革,如何见证西藏的生与死。下面我们通过SKYPE连线,请作者唯色来介绍。

主持人:文革与西藏都是中共政权的禁区,不可触碰,把这两个中共的最大禁忌并在一块,您希望《杀劫》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唯色:《杀劫》在2006年,也就是文革开始40周年之际出版过,是我父亲文革期间在拉萨地区拍摄的近300多张照片。我用了6年时间在拉萨采访了70多个当事人。在今年文革50周年的时候,我重新修订了这本书,增加了一些稍微长一点的文章,讲述这10年间西藏的一些状况。我这本书主要说明的是,文革依然是禁区,我的书依然是禁书。

主持人:相隔10年,为何决定再发新版?这本书新增了哪些内容呢?

唯色:我认为我在新写的3万字的文章当中,介绍了《杀劫》的出版。我先要解释一下“杀劫”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个藏语发音,和汉语的“杀劫”发音相近。藏语的“杀劫”是什么意思呢?它是“革命”的意思,这个是一个巧合,革命在藏语中的发音和在汉语中“屠杀的劫难”有同音的含义,表示了革命就像一场劫难。“文化大革命”在藏语中发音是“人类杀劫”,就是整个人类的杀劫。所以我这本书凸显了这个主题。

主持人:文革到底给西藏带来什么样的劫难?

唯色:这个灾难是非常大的,比如当时主要是对西藏文化的革命,传统文化,是对西藏文明的一个劫难。所以它表现在文革当时的“破四旧”。它当时是把西藏文明都比喻成“四旧”所要破除掉。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的父亲的照片中有看到有砸寺院的情景,比如我的父亲在拉萨只拍摄了全藏最神圣的寺院被砸的场景。然而实际上,整个藏区,全藏包括了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还有西藏自治区,就是今天这个行政区,有6千多个寺院。6千多个寺院在经历了文革之后,剩下的就是10多座。而且这10多座留的只是架子。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昭寺,大家会说这个是上千年的建筑。建筑是上千年的建筑,但是里面的佛像,壁画全没了。佛像都是新的。当时的大昭寺只剩下一尊佛像,壁画都荡然无存,被破坏掉。所以文革给寺院给宗教带来的劫难是这样的。同时,在文革当中,西藏传统的精英人物和知识分子都无一不遭到批斗,甚至死于文革当中,非常悲惨的下场,这些都是文革当中西藏遭到的破坏。西藏在经历文革后大伤元气,今天也没有恢复过来。另外在这十年间,我们去西藏,去大昭寺,去曾经红卫兵破坏的寺院,可以看到香火很旺,好像大家又有了宗教自由。

主持人:新书中多了一篇文章,记录从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西藏的经历,您将其称为后西藏文革,为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唯色:我是通过图像来表现的。我用我父亲拍照片的相机,这里带了他当时的相机,他当时在拉萨拍摄的劫难的现场用的就是这架相机。我后来也是带着这个相机,在这几年间,在我父亲当年拍摄文革的地方,我继续去拍摄,继续去拍摄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非常有意思的对比。虽然地点还是那个地点,我父亲当时站过的地点。比如我父亲当年看到的是寺院被砸,那么我现在看到的有很多的人在磕头,游客。但是事实上特别有趣的对比是一个重合。当年大昭寺的顶上有毛的画像,有五星红旗,而现在虽然没有毛的画像,但依然有五星红旗在大昭寺的顶上飘扬,而在大昭寺的对面有很多军警,很多狙击手拿着枪。我在拍照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对西藏的影响依然在进行当中。我在拍摄当中,可以感觉到,比如有一个废墟,现在是废墟,过去的时候是红卫兵的广播站,也有红卫兵造反派在那驻守,是他们的一个据点。经历了文革之后,这个寺院成了废墟,并在这些年不断的废墟化。而我们看到在这个废墟的旁边,现在有特别现代化的商场,崭新的商场,矗立在废墟的旁边。这个商场在废墟的旁边,形成商业化和废墟化的对比,让我感觉这就是一个后西藏文革。

主持人:2006年《杀劫》出版,有数百张您父亲在西藏文革中拍摄的照片,加上您在拉萨,北京等地的调查采访。第一版的《杀劫》引发什么样的回响?《杀劫》和您的另一本著作-《西藏记忆》在中国都是禁书,您如何突破中国当局的封锁?

唯色:我希望大家了解到在西藏发生的文革的状况。大家可能了解的文革就是在中国汉地发生,而在藏地可能蜻蜓点水,这样的认识。但是我的书让大家看到其实不是这样,西藏遭受的文革的破坏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