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中国货,印度打响“第二次经济独立战争”

印度乌代普尔,一条神牛经过OPPO新款手机广告。(美国之音朱诺拍摄,2017年11月09日)

连接印度第二大城市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市孟买的火车平均时速不到50公里,中国公司正在对这条线路修建高铁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老旧的铁皮车厢里,记者邻座的几位印度乘客都在低头把玩着各自的手机。出于好奇心,记者向他们问起手机的牌子,得到的结果分别是联想、OPPO、Vivo等清一色中国品牌。

中国手机制造商们在短短的两年内,迅速占领了印度市场。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刚刚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而中国手机品牌占据了印度市场超过50%的份额,其中小米、OPPO、Vivo、联想分别排在销售量的第2到第5名。小米甚至极有可能在未来的第四季度,掀翻三星的领先位置,坐上印度手机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与中国品牌高歌猛进相对应的是印度本土品牌的全线溃败。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印度本地厂商所占市场份额从两年前的54%下降到了现在的20%左右。

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在手机领域挤压了印度本土企业,而且在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太阳能光板、玩具、日用品等多个行业都全面超越了印度本土厂商。《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曾发表题为《印度诸神,中国制造》的文章,揭示在印度教的重大节日(比如“点灯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宗教性产品,诸如神像、灯具、熏香、烟花等,几乎都是产自中国。

据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 Times)报道,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近720亿美元,其中印度进口中国产品超过613亿美元,而出口产品则只有102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511亿美元。

一些印度学者将巨大贸易逆差的原因归咎为中国没有向印度开放足够的市场。印度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宾博士(Jabin T. Jacob)就曾对记者表示:“中国设置了一些非关税性障碍,并没有向印度实质性地开放中国的医药和IT市场。”

也有观察家认为,这样的贸易逆差局面源于印度制造业的全面落后。印度媒体《石英》(Quartz)总结了《印度诸神中国制造的7大原因》,指出印度制造业在生产规模、工人的生产率、劳工法、交通、电力、官僚体系、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无法与中国企业直接抗衡。

另一些人认为,即使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印度制造业都未必能够享受到“人口红利”的优势。与中国相比,印度缺乏技术熟练型工人,人力资源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对照中国制造业正在大规模进行自动化、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事实,一旦中国制造业实现全面升级,那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将更不具备优势。

中国手机电池龙头企业欣旺达公司在新德里郊区的“诺伊达(Noida)工业园区”投资建厂,8个月内就完成了注册、税务、招聘、设备运输和安装等步骤,并于今年10月正式投产,可谓“中国速度”在印度的经典展示。“欣旺达电子印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解舜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员工年轻人比较多,劳动力池大,但熟练程度太差了,跟中国工人没法比。在印度,我们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培训出一个可用的工人,相当于国内5到6天培训出来的工人的技术水平。”

解舜栋介绍说:“印度工人成本大约每个月1500元人民币,包括工资、保险、中介费等等,相当于中国工人成本的1/3到1/4。但是,我们国内部门目前为OPPO、Vivo等客户供应电池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是70%左右,一旦实现全部自动化,印度的劳动力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印度极端民族主义者将中印贸易逆差视为中国向印度的“经济侵略”。10月29日,一家与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联系密切的经济政策智库“本土觉醒”(Swadeshi Jagran Manch)在新德里组织了超过10万人的“抵制中国货”大游行,该组织的负责人奥伽(Arun Ojha)向媒体表示,他们的抵制运动是印度的“第二次经济独立战争”(第一次经济独立战争指当年印度抗英时期抵制英国产品)。

然而,在新德里到孟买的火车上,把玩着中国制造手机的乘客们并不认同这样的抵制运动。一位兼职导游的大学生对记者说:“印度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提升‘印度制造’的竞争力,而不该拒绝外来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