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在6月30日重启暂停5年的“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议,双方就10大议题达成初步共识。专家认为,TIFA会议的政治效应多于对经贸的实质影响,凸显出台湾在美国多边主义下的战略地位,而会前强烈反对美台官方互动的中国已无筹码对应。
睽违5年的“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议在6月30日顺利举行,台美双方就10大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对于重启会议的政治意涵、会中讨论之疫苗代工等合作项目、未来双方能否进一步洽签双边贸易协议(BTA)、是否催化其他国家与台合作以及中国可能有的反应等,专家们各有不同的看法。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
重启具有指标性意义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因偏重美中贸易谈判而停摆美台TIFA会议。但拜登总统上任后则重启此一贸易架构,对此,外界普遍认为关键在于,蔡英文政府今年进一步放宽含有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国猪肉和30月龄以上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一扫美方眼中的贸易障碍而重现了美台深化合作的契机。
但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专家们则认为,此次会议的意义远大于此。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所所长刘孟俊分析,特朗普任内侧重双边谈判,对经贸等国际组织的着力相对不深,这种一对一单打独斗的模式增加了美国贸易代表署的工作负担。在行政人员量能不足,其执政末期甚至出现许多员额空缺所导致的人力吃紧下、重要性偏低的美台双边谈判明显被搁置。
因此他说,美台重启TIFA会议,具指标性意义,代表拜登总统更重视“结盟打群架”,以因应共同的议题。在亚太地区,美国重整其与日本、台湾的关系,为的就是因应中国崛起的挑战。
另外,刘孟俊认为,美台选在7月1日中共百年党庆前一天重启TIFA会议,也有不再顾忌中国的意涵。他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时间点。很显然美国跟台湾之间的TIFA谈判,并没有把中国的因素放得很重,比较不会顾虑中国的反应。那很显然台湾在美国的心目中,变成是美国重启供应链,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及台湾在美国的全球版块上战略布局当中重要性比以前更加突出了。”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吴建辉对美国之音表示,恢复美台TIFA会议的地缘政治意义大于后续的经贸影响。他说,近来,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所召开的各项峰会之共同声明就可以看出,台海议题已经不再只是美国外交政策下的一个项目,而是升级为国际化的重要议题。
吴建辉说:“TIFA当然是一个贸易体,但是TIFA的复谈应该放在整个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之脉络下来谈。拜登在多边主义的脉络下,把台海议题变成一个国际议题;关于台美双边的贸易政策,则变成常规化,意即回到之前台美之间既有的TIFA脉络。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第一是回到既有的谈判模式,用既有的文官习惯的方式;第二是除了台美经贸关系之外,还有多边的问题,无论是G7、台、日、韩之间,台海问题已经变成很重要的议题。”
催化欧洲与台合作 效应尚待发酵
相较于美台重启TIFA会议,欧洲议会在5月底压倒性地票决通过冻结《欧中全面投资协议》(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此一发展态势引发外界联想:欧洲国家会不会跟随美国的脚步,继而跟台湾展开更多的贸易对话?
台湾经济研究院项目主任高仁山对美国之音表示,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需要联合民主国家的盟友来对抗中国,而欧洲向来就是个未定数,例如德国往往出现极大的破口,不过,现在《欧中全面投资协议》遭冻结,这个破口已被堵住。
高仁山说:“这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大概不会再更进一步了,所以既然破口补上了,现在美国与台湾来谈投资贸易协议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灯塔效应’,一旦点亮之后就会有很多国家过来跟我们(台湾)谈协议,除了投资协议之外,还有其他的双边贸易协议。因为台湾在产业链重整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像是日本、德国都希望台湾的半导体能够过去投资。台湾的黄金十年应该是从美中贸易战和疫情开始,未来的十年中台湾都有相当多谈贸易协议的机会。”
中经院的刘孟俊则表示,欧洲是个大型的区域经济体,一向强调其政策自主性。因此虽然暂停《欧中全面投资协议》,也不会因为美台重启TIFA,就放弃与中国的合作。不过,拜登政府积极重启美国与欧盟的合作关系,希望欧盟能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这应会促成欧洲在某些科技相关的领域上考虑与台湾进一步合作。
刘孟俊说:“欧洲在科技产业方面相当顾虑中国,所以可能在科技上的合作,美台TIFA重启会有颇大的助力。譬如德国也希望台积电到欧洲设厂,以帮助稳定其半导体供应链,甚至连日本都在期待。因为在全球半导体及车用电池种种缺料,台湾在半导体上的制造能量就更加突出了。”
美同意扩大疫苗供应 代工尚待讨论
在本次会议中,美台双方同意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架构下,更积极推动防疫物资加速流通与通关程序。而台湾则提出希望代工莫德纳疫苗,美方表示愿意未来继续讨论。
刘孟俊指出,将疫苗问题放在经贸会议上讨论有特别意义。台湾在国际上采购疫苗除了政府出面,现在还有民间产业,尤其是台湾两大科技界的龙头台积电与鸿海,形成公私协力的组合。因此,他说,美台TIFA优先讨论疫苗,意味着台湾若因疫苗短缺或是疫情恶化而冲击到本土的制造业,也会酿成全球的灾难,尤其台湾的半导体等产业在全球供应链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疫苗不仅成为美国争取国际盟友的利器,也攸乎美国与国际社会的现实利益。
吴建辉则认为,疫苗跃上TIFA会议的政治效应较高。他说:“其实疫苗的进出口程序是看要如何让它快速通关,它是一个贸易问题,台湾自己就可以简化程序。如果美国要出口疫苗给台湾,台湾进货时不要花那么多的程序,美国出口时也不要花那么多程序,这件事情很快就解决了,所以它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但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讯息,让台湾的在野党或是民众相信疫苗是无虞的。所以这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只是一个政治问题。”
吴建辉指出,美台若后续讨论疫苗的代工,促成美国厂商授权给台湾代工生产,届时,疫苗就会成为真正的经济问题。不过,一旦台湾真的成为美国疫苗的代工厂,本土疫苗的产能将受到影响,其与进口疫苗在台湾市场上的竞争也会加剧,届时又变回到是个政治问题,因此,他预期台湾代工美国疫苗的讨论不会很快有结果。
BTA难度高 以框架协议达成效果
本次台湾的谈判代表、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表示,台湾已向美方表达最终希望签署美台双边贸易协议(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BTA),虽未获美国立即首肯,但会中达成协议,双方就不同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在未来一年内就相关议题展开实质讨论。
刘孟俊认为,美台直接洽签带有主权意涵的BTA确实有国际政治的困难度,但若辗转以TIFA的架构协议着手,可以逐步达到类似BTA的实质效果。他说:“TIFA有一个特色,其议题是堆积木式的。是讨论这年度或期间有那些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最后会达到BTA的效果。例如今年已经敲定10项大议题,接着就会分成10个工作小组继续谈继续进行,最终目的是希望今年度就把这些议题都谈出结果。虽然并非FTA(自由贸易协议)或是BTA的名目,显然是希望透过TIFA的模式达到相同效果。台湾跟美国是用这种方式,台湾跟日本也有类似情况,都是用框架协议(framework)的方式达到(类似的)效果。”
高仁山则呼吁,即使有难度,台美BTA应尽快洽签。他说:“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开打后,本来在中国的产业链移转了,从中国撤出的台商或是外商都希望能转移到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地方,例如越南或韩国。然而台湾更加重要,因此不管是从经贸或是人权的角度,BTA要尽快达成。”
高仁山认为,台美若顺利签署BTA后,台湾就能进一步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这是一个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发起的高标准、高度自由的贸易体,成员国间的关税减免可高达95%以上,虽然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签署行政命令退出,但拜登政府现在很可能考虑重返。
中国缺乏制裁筹码 友台效应亦递减
面对美台TIFA重启,中国外交部早在6月中旬就重申“一中原则”,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当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还重批民进党政府“倚美谋独”,表达中国坚决反对美台签署具有主权意涵的任何协议。因此,美台TIFA会议圆满结束后,各界纷纷议论,中国后续将对台采取什么样的实际行动。
刘孟俊认为,中国对于台湾与国际间的任何交流,都会有相对应的反射动作,一定表示反对,但对台实质制裁的筹码并不多,顶多是降低两岸间的接触,类似日前拒发签证给驻港办事处的台籍人员,或是相继撤离香港和澳门在台所设的办事处等。至于其余的制裁,刘孟俊认为中国的筹码有限,何况最近习近平提出要塑造中国在国际间“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预料也不会有太多实际动作。针对台湾,习近平在中共七一百年党庆上的讲话,除了老调重弹,强调“实现祖国统一,粉碎台独图谋”外,也不见具体目标,可以见得中国的态度或许也在调整中。
至于中国是否会采两手策略,针对台商释出更友善的政策,或加强对台湾的贸易合作?高仁山说,就算有,效果也不大。他说:“这些对台商的优惠措施,这些好处最后都不会落入台商的口袋,最后都还是在中共的手上。所以,这种两手策略已经被很多人看破手脚了,因为像是在中国内部的种种手段,包括对虚拟货币的加重紧缩,包括对贸易上更多的限制,尤其是针对台商,所以未来在中国经商的台商,对全世界做生意会愈来愈难,而台商在中国的内需市场也没有竞争力,也是愈来愈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