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1月28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1月28日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评论,题目是“不要喝牛奶:中国的食品安全整顿没有奏效。”评论说,“上一次中国消费者被告知购买了有毒奶制品的时候是2008年,有6个婴儿死亡,将近30万中毒生病。因此,看到同样的事情重演,让人更加不安。至少这一次据我们所知还没有死亡病例。这次丑闻是元旦前夕曝光的。中国国营新闻媒体报导上海熊猫乳品公司关闭。该公司据认为销售含有有毒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的奶制品。这种有毒化学品偶然掺入奶制品的可能性很低。熊猫乳品问题曝光之后,又发现好几家乳品厂商在大约同一时间销售了有毒的奶制品。”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这种食品掺毒的情况根本就不应当发生,尤其是不应当在2008年的事件之后发生。在2008年事件中,石家庄三鹿集团和另外24家公司销售掺有三聚氰胺的婴儿奶粉,造成一些婴儿死亡和成千上万婴儿中毒。事件暴露出中国乳品产业普遍的质量安全控制失灵,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所扮演的角色:三鹿是地方政府所有的,其董事长是党在该公司董事会的代表。中国当局推迟公开收回有毒奶粉好几个月,以避免给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带来形象损害。”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北京在三鹿事件发生之后的确采取了行动。去年6月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强化了惩罚措施。好几个跟该案有关的农民被处决。三鹿的董事长被判处无期徒刑。中国中央政府还展开乳品行业合并行动,理由是小农场主利润微薄,容易受诱惑弄虚作假。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文不对题。中国法律早就有严厉惩罚这类行为的规定。但是,只要有人认为被抓住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最严厉的惩罚也不会有多少威摄作用。上海熊猫乳品在2008年也被发现掺毒。在最新的丑闻中,上海熊猫的一些奶制品看来是用了有毒奶粉当原料。那些有毒奶粉理应早就销毁,然而却被拿来重新利用。”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最新这起有毒奶制品案件最令人不安的一面是,有关当局显然依然不懂得信息透明跟食品安全的关联。当局在2009年2月就发现熊猫乳品有毒,但由于至今未明的原因,到2009年12月31号才向公众公布这一信息。信息透明至关重要,因为信息透明可以让做坏事的人暴露出来,让消费者警觉有毒产品。在最好的环境下,维护食品安全也是复杂难办的。即使美国偶尔也有食品安全问题。期望中国在一夜之间解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丑闻反复出现是一个警告信号,显示北京解决食品安全的措施没有奏效。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906204575026383940438488.html?mod= WSJ_Opinion_LEFTTopBucket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1月27日发表评论家章家敦的文章,题目是“没有中国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军控谈判应该包括北京。”文章说,“星期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即将跟美国达成协议,延长具有历史意义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在去年12月过期。无论怎样看待拟议中的美俄协议,都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中国将不参加这个协议。北京喜欢说,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多极世界上。假如这话确实不错,(美俄)双边武器控制协议就是过时的。但是中国在遇到军备削减问题的时候就打‘不要把我计算在内’的牌,尽管中国要称雄本世纪。中国的立场是,只有在美国和俄罗斯削减了他们的军备之后,中国才会商讨限制自己的战略武器。”

章家敦文章说,“中国的武库到底有多大?北京坚持长久以来的模糊政策,对此避而不谈。西方分析人士一直在猜测。其猜测估计差异很大。先前的估计是中国有大约400件核武器。现在的专家共识则认为中国的核武器件数要少得多。受到高度尊敬的美国科学家联合会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有大约240件核武器,其中180件是战略性的。”

章家敦的文章说,“中国的这些战略核武器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装载在可移动的发射架上,从而使它们可以在中国遭受进攻之后残存。中国官方媒体把这称为中国的‘王牌’。这使北京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第二次打击能力。这种打击能力不仅仅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力量,而且也是一种对一个非核国家进行第一次打击的诱惑。尽管中国领导人表示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但中国领导人是有史以来首批威胁对他们所认为的中国领土、即没有核武器的台湾使用核武器的人。”

章家敦文章最后说,“在全球削减核武器和发射器可能是一件好事。但鉴于中国看来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器拥有国,而且是唯一在增加核武库的大国,任何有关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都应当把中国包括在内。美国应当停止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直到有关各方都参加谈判。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美俄的问题了。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906204575027821767691054.html?mod= WSJ_Opinion_LEFTTopBucket

****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