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香港北京博弈,谁输一招

  • 美国之音

中国收回香港二十周年,习近平到香港,左后是梁振英右后是林郑月娥(2017年6月29日)

香港6月发生的事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连续两个周日,香港两次百万以上民众游行,港府被迫无限期暂缓修订《逃犯条例》,特首向市民道歉。对这次港府和香港民众的博弈,美国媒体说,实际上是北京同香港民主自由派的博弈。

纽约时报周一发表分析报道说:香港政治危机出现戏剧性转折,当局在大规模抗议面前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后撤举措。报道说,习近平正好在外国访问,“幸运地与香港的事件保持一定距离。”

报道还说,港府暂缓推进这一立法,“毫无疑问,港府的立场转变对他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挫败”。这篇报道的标题是:港府让步削弱习近平铁腕形象。

纽时这篇报道还说:“这一举动是习近平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近7年来向公众压力做出的最大让步。” 报道说:“尽管在使用一种日趋专制的方式施政,这位一言九鼎的领导人的权力仍然是有限的,尤其是涉及到大陆以外的事务时。”

报道说,习近平从未公开评论此次香港事件,不过由他主持的执政机关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七名成员中,已有汪洋和韩正两人表达了对该法案的支持。

在中文互联网上,海外有报道说,自从香港局势“紧张”后,韩正一直坐镇深圳密切注视香港局势。还有报道说,特首林郑月娥在最紧张之际还到了深圳向韩正请益。按照正常情况和逻辑,特首的一切决定,特别是重大决定,应得的中南海的首肯或背书。

星期二,美联社从北京发出分析报道说,北京对香港问题眨眼皱眉,香港的分歧犹存。报道是该社大中华区新闻总监Ken Moritsugu 写的。他说,中国的领导人,其实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权力无边。

报道说,香港大游行迫使港府收回搁置《逃犯条例》,这就表明,中国如何推动香港政策也是非常不容易和有其限度的。“这也显示了中央让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这种框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内在矛盾。”

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2年主政以来加强掌控其权力。政府加强控制信息、宗教和社会其他方面。在香港,政府说港独政党非法,把2014年雨伞运动中领袖关进监狱,还拒绝给英国金融时报编辑续延签证。

对习近平来说,这是个难题。现在,香港大游行打破了平衡。报道说,习近平在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如何能继续强化党的领导和控制,另一方面,如何能保持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又保证香港不脱离北京的控制,不要求独立?

美联社的这篇新闻分析说:习近平和北京这次可能尚无退却,但是,香港博弈双方所想得到的东西,还有差距。这表明,政府方面的建议和诉求,以及老百姓的大规模抗议,这两个方面的博弈,在不久的未来还会重新上演。

在香港,特首道歉后,建制派并无偃旗息鼓。林郑月娥的前任梁振英周二在其脸书上发文说:修订《逃犯条例》引起的风波,重创香港在国外的声誉。

“对外的解释说明工作,我们不能仅靠中国驻外的使领馆,不能仅靠力量单薄的香港特区经贸办事处,更不能靠外国传媒,我建议香港各大商会马上组团连续出访。各商会在特区政府作出让步后接受修改方案,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最为清楚,因此,最有发言权。”梁振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