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战日趋惨烈,但很多国家仍态度暧昧,不愿谴责俄罗斯

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家商场被俄军炮火炸成废墟。(2022年3月21日)

尽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日趋惨烈,但在这个世界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亚洲、中东、非洲及拉美地区的很多国家闪烁其词,不愿公开谴责俄罗斯,往往选择类似中国的呼吁谈判、提供援助等立场敷衍压力和责任。

3月2日,随着逃离战火的乌克兰难民人数激增到100万,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193个国家审查了一项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决议,并以141票赞成的压倒性多数票获得通过,显示了国际社会罕见的高度团结。然而自那时以来,一些国家却越来越远离决议精神,甚至背离本国在联大决议投票时的谴责俄罗斯的立场。

在亚洲,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对联合国的决议投下了弃权票。美国总统拜登本星期在称赞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时也表示,印度作为美日印澳四方机制(Quad)的一员立场不够坚定,“有点摇摇欲坠”。

早在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之前,印度前驻俄罗斯大使莎隆(Pankaj Saran)就在推特上说:“印度站在哪一边,我们站在自己这边。” 他把这说成是冷战对抗的周期性爆发,而且“令人厌烦”。

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其成员国外长声明中避免提及俄罗斯,也没有采用“入侵”这一表述,仅呼吁停战和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东盟本月初的简短声明说,东盟国家外长对愈演愈严峻的局势“深感不安”,并呼吁“立即停火或停战并继续政治对话”。声明中没有包含任何对俄罗斯表示谴责的语言。

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将联合国的投票付诸行动,对俄罗斯实施彻底制裁,被俄罗斯列入“非友好国家”名单。泰国虽然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但其书面立场以东盟声明为掩护,并未点名谴责俄罗斯。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星期结束对亚洲的访问,这是岸田今年首次外访,在与印度等国的联合声明中均未直接提及俄罗斯。岸田在访问后称,在俄罗斯问题上“各国各有立场”。

在本月初的联合国大会就谴责俄罗斯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时,在非洲大陆54个国家中,有17个非洲国家投下了弃权票,还有8个国家没有投票,明显表明非洲在这个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非洲联盟主席麦基·萨勒(Macky Sall)和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穆罕默德(Moussa Faki Mahamat)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发表的声明中仅表示对乌克兰局势严重关切。声明中包括有尊重国际法、领土完整和主权的语言,但这一呼吁并非只是针对俄罗斯联邦,而且是针对“任何其他区域或国际行为体”而发出的。此外,声明中还加上了中国等国家常说的“双方立即停火”、“进行政治谈判”等。

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甚至将乌克兰战争归咎于北约,并表示他将抵制谴责俄罗斯的呼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星期与拉马福萨通电话,双方进一步协调了彼此间在乌战问题上的立场。中国官方的新华社说,习近平指出中南两国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好关系,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非常相近”。

虽然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在联大投票、或是一些其他场合对俄罗斯表示谴责,但之后一些国家的有关声明似是而非,明显与在联合国的投票相矛盾。

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公开表示,墨西哥不会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对俄罗斯实施任何经济制裁。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不会采取任何形式的经济报复,因为我们希望与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巴西总统雅伊尔·博尔索纳罗同样明显背离了巴西在联合国的官方立场,拒绝谴责普京入侵乌克兰,称巴西将保持中立。博尔索纳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我们将继续保持中立,并尽一切可能提供帮助,”

四个拉丁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古巴、玻利维亚和尼加拉瓜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投了弃权票。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在联大投票前与普京通电话,向克里姆林宫表示“全力支持”,并公开批评西方制裁。

俄罗斯在欧洲的两个最亲密的盟友塞尔维亚曾在联大投票谴责俄罗斯入侵,但是塞尔维亚后来加入他们所称的西方“歇斯底里”对俄罗斯制裁的行列。针对立陶宛提出,塞尔维亚如拒绝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就应受到惩罚,塞尔维亚内政部长亚历山大·武林(Aleksandar Vulin)本星期三在政府网站上愤怒地抨击说:“除非对俄罗斯联邦实施制裁,否则以制裁威胁塞尔维亚,这一主张既愚蠢又虚伪。”

数十年来,海湾阿拉伯国家一直在很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支持美国,但它们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明显与华盛顿相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直避免抨击和惩罚俄罗斯,也没有增加石油产量来控制油价上涨。

中国的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最近刚刚访问了中东地区。《阿拉伯新闻》报道说,据消息人士透露,在翟隽与阿拉伯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布勒·盖特的会晤中,“双方就俄乌危机的发展以及危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交换了意见;正如中国特使表示,他的国家将继续在缓解紧张局势、促进和谈、防止人道主义危机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消息人士称,阿布·盖特“强调了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方案解决这场危机的重要性”。

在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国家中包括有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等人口不过数万的小国。在这一名单中,除了欧美国家外,在亚太地区有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但除此以外几乎很少有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宣布制裁俄罗斯。

在俄罗斯本月初发布的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非友好国家名单中,除了亚太地区的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外,没有任何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国家。

中东地区的一些舆论甚至借此抨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巴勒斯坦活动家迪马哈提卜(Dima Khatib)说,西方支持乌克兰极为虚伪。她在一则推文中指责说,西方双重标准,“普京:5天制裁,对以色列:70年不制裁”。

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欧洲以外的国家在如何看待俄罗斯的问题上存在很大差异。俄罗斯虽然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近乎声名狼藉,但在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地区则完全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在越南(83%)菲律宾(55%)和坦桑尼亚都有过半数的人对俄罗斯颇具好感。该调查说,尽管普京和俄罗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评价很低,“但很少有人将俄罗斯的国力和影响力视为对他们国家的主要威胁。”

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Yoweri Museveni)的儿子穆胡齐·凯内鲁加巴中将(Muhoozi Kainerugaba)在推文中宣称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支持俄罗斯,“普京绝对正确!”

石油、军火及民主的倒退

无论是在非洲、亚洲、拉美还是中东,俄罗斯以及前苏联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大国都与这些地区的一些主要国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国家目前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从很多角度来说并不令人吃惊。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急剧下降,但在普京出任总统后,一直将恢复世界强国地位作为其历史使命,从2000年以来,俄罗斯经济连续数年实现7-8%的快速增长,从1999年的1959亿美元到去年的1.6万亿美元。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俄罗斯借助同年7月在巴西举行的第六届金砖国家峰会访问了古巴、 尼加拉瓜、 阿根廷和巴西 等4个拉美国家,签署了从扩大贸易、 加强能源合作到提供军火等一系列具有实际分量的大单,在该地区投资的项目多达100多亿美元。巴西金砖峰会通过的《福塔莱萨宣言》只字未提乌克兰,也没有批评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目前拉美33个国家中有25个对俄罗斯公民实施免签制度。

军火贸易是俄罗斯外交的一大特色。武器出口不论对俄罗斯经济和其国际影响力来说都至关重要。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俄罗斯近年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的武器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约瑟夫·赖特(Joseph Wright)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很多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跟俄罗斯和普京身边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令他们很难站出来谴责。他说:“当一些小国依赖俄罗斯的投资时,或者是一些国家购买俄罗斯的武器,鉴于这种与俄罗斯政府的关系可能令他们更不愿意批评俄罗斯政府。”

俄罗斯官方媒体去年报道说,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德米特里·舒加耶夫在一次公开讲话中透露,俄罗斯武器订单总额估计为55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来自亚太地区国家。

舒加耶夫说:“亚太地区国家在进口很大一部分俄方出售的军用产品。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主要伙伴国是中国、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几乎一半当前俄国防出口订单来自亚太地区国家。”

印度多年来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最大客户,甚至超过了中国。俄罗斯在亚洲的另一大客户越南在2000年到2019年期间84%的武器进口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与非洲的关系可以上溯到冷战时期,当时前苏联在美苏对抗中曾大力利用反殖民斗争的议题,近年来也努力加深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对非武器出口量占全球对非出口总额的49%。

此外,官方媒体去年11月的一篇报道称,俄罗斯三分之一武器出口订单来自中东地区。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对中东石油输出国来说,俄罗斯在全球石油生产国联盟角色至关重要。为了减少美国页岩生产对该组织的冲击,沙特等国在2019年邀请俄罗斯组建一个扩大后的被称为“欧佩克+”的能源联盟集团。尽管西方国家强烈呼吁增加原油产量,但欧佩克明确表示无意响应呼吁。该组织秘书长巴尔金多(Mohammed Barkindo)称,“我们无法控制当前的事件、地缘政治,而这正决定着市场的步伐。”

分析人士指出,很多国家明白,西方国家不会来赔偿他们加入制裁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瑞典哥德堡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凡妮莎·博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对很多国家来说,他们考虑的中心点是经济,而不仅是政治上的问题。她说:“是否支持民主是一个问题,但另一问题是,我与世界经济中的某些大玩家有什么样的经济联系。”

近年来不断有国际组织警告说,世界民主状况正在严重倒退,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国家权力过于集中。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IDEA)的报告指出,很多国家出现了民主的倒退,几乎三分之一倒退的国家已经转变为混合或专制政权,其中包括俄罗斯,以及尼加拉瓜、土耳其和委内瑞拉等等。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民主的倒退,普京博得的同情也越来越多。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约瑟夫·赖特(Joseph Wright)说,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希望他们也有一个不受军方约束的执政环境,普京就既没有军方的制约也没有政党的压力。他说:“我可以想象世界上很多其他领导人也希望自己也没有国内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