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党财政预算案建议高官减薪、避免“孤岛化” 23条立法勿影响外资信心

香港民主党公布财政预算案建议,促特首高官带头减薪,煞停中部人工岛填海计划,保持香港国际化的优势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即将在2月底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民主党星期日发表财政预算案建议表示,香港连续五年出现财政赤字、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连跌8个月,加上卖地频频流标等问题,建议特首及所有问责官员带头减薪,并煞停中部水域人工岛填海计划以节省开支。

民主党又呼吁政府必须保持过往的独特性及国际化优势,避免香港走向“孤岛化”。对于《基本法》23条立法,民主党认为应该保持自由开放及资讯流通的环境,以免影响外国投资者信心。

上任超过7年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即将在2月28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去年12月17日开始公众咨询,收集各界的意见。

陈茂波:不能抹杀2024年度继续出现赤字

陈茂波早前发表网志表示,过去几年香港政府开支大幅增长,未来的公共财政面对实存的压力,在开支方面将不能避免地需要整固,更谨慎管控,他表示,有效管控开支以至适当节流是不能避免。

陈茂波又表示,在计及发债所得后,2023至24年度香港政府综合财政赤字,预计或会略超1千亿港元(超过128亿美元),展望2024年,地缘政局仍然复杂多变,将遏抑香港经济增长的速度,令资产市场相关的收入难快速恢复,他形容2024年度继续出现赤字的机会不能抹杀。

民主党建议高官减薪、避免“孤岛化”

民主党罗健熙联同多名政策发言人星期日(2月4日)召开记者会,发表财政预算案建议。

罗健熙表示,香港已经连续5年出现财政赤字,2023年财政年度首半年的赤字更高达1,777亿港元(接近228亿美元)。据港府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截止去年12月已经连跌8个月,跌至2017年2月接近7年以来的新低纪录。

罗健熙表示,楼价下跌同时影响地产商入市的信心,香港政府去年卖地频频流标,直接影响政府收入。卖地收入截止去年8月底只有33.8亿港元(超过4亿3千万美元),只是达到预期的3.98%。

罗健熙表示,以目前香港的经济环境,加上港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任何形式的增加税项或扩阔税基,只会破坏香港低税制的条件,将会进一步降低香港竞争力。他又认为,近年中美两国持续角力,加上中国国内经济低迷,香港作为中美之间的超级中介人,经济发展难免受到影响。

罗健熙引述前特首政策组成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近日发表警示指,香港正在“快速孤岛化”,西方国家已将香港视为中国大陆的一个普通城市;与此同时,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坐视香港“孤岛化”的趋势,各省市更出现内斗。

罗健熙表示,民主党当然不希望香港“孤岛化”,期望香港保有过往的独特性、国际性,相信外资若感到香港仍享有自由、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氛围,必然会重新投资香港。

罗健熙表示,民主党建议特首及所有问责官员带头减薪,并且缩减前特首办的开支,所牵涉的金额虽然不多,但可以向香港市民展现政府开源节流的决心。

民主党亦呼吁当局叫停中部水域人工岛填海计划,该党认为人工岛耗资庞大,强推项目只会为港府日后带来沉重财政负担。加上香港地产界对投资新界北部都会区的意愿已不高,该党担心港府初期对人工岛回报的预估已经过时及不凖确。如果港府坚持己见,必须尽快公布北部都会区及人工岛填海计划的工程预算,以及资金筹募来源,以咨询公众。

民主党指香港由面向国际变成面向中国

罗健熙回应美国之音提问表示,前特首政策组成员、中国大陆学者郑永年近日发表有关“香港孤岛化趋势”的言论,民主党认为,背后的原因是过去数十年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力,是在中西方之间的狭缝中,香港取得当中的“红利”作为“中间人”,帮助中西方发展经济,不过,过去几年当中美关系转差,香港不能够获取中间的“红利”,反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罗健熙认为,过去数十年香港是背靠中国面向世界,但过去几年香港反过来变成背向世界面向中国,他呼吁香港政府融入大湾区发展之余不要放弃香港独特的优势。

罗健熙说:“我们(香港)在大湾区那个角色,是应该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优势,包括就是普通法的一个法治的制度;包括我们(港元)仍然是一个自由、可以兑换的货币;包括我们相对而言是最国际化的一个都市,我们是仍然有最好的融资的能力,是外资最容易进入、最方便、最放心可以在香港设立总部的一个地方,而过去几年我们见到的就是好像这些优势,是慢慢更加好像是愈来愈减弱,或者给人的感觉是愈来愈减弱,人家来香港投资与否其实就是他们去做一些分析,亦都有一些就是它们的直率的感觉,就是觉得香港究竟现在是不是一个同普通一个(中国)内地城市是不同的地方呢﹖它是不是仍然是一个有一国两制优势的地方呢﹖”

23条立法后仍要保持自由开放资讯流通

罗健熙又表示,针对《基本法》23条立法暂时未见到很多外资会撤出香港,但是民主党相信外国投资者都会非常关注,23条立法最终的条文会是怎样,尤其是立法之后当局执法的力度会是怎样,他呼吁当局清晰解答坊间提出的疑问,23条立法后仍然要保持香港自由开放及资讯流通的环境,以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罗健熙说:“在未来的日子,我觉得政府是应该要去将一些,在坊间已经提出了的问题,是应该要尽量厘清,包括在国家秘密的事情上,究竟所谓'社会经济发展'上的秘密其实是包括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情况底下是可以令到大家是有一个免责的条款、有一些豁免﹖怎样在做到一些保护到国家秘密、保护到国家安全的同时,又可以平衡到资讯的方便流动,确保香港仍然是一个资讯很流通的地方,其实这些都是对于外地来香港投资的人,或者对于一国两制底下的香港过去的发展,其实都是非常、非常、非常之重要的,如果资讯不流通的话,其实可能大家外面的人,都不敢肯定究竟香港的事情是不是真的,这样他们怎样去(决定)来香港投资呢﹖”

评论员指要趁中共建政75周年完成23条立法

时事评论员谭美德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特首李家超政府坚持在香港经济持续不振的环境下推动《基本法》23条立法,反映政府向北京“无功课交”,他认为李家超上任超过一年半以来,除了依赖《港区国安法》维持社会表面平静,香港人才流失、日夜缤纷、盛事经济全部交不出成绩,面对今年中共建政75周年,可能只有推动23条立法才能够向北京有所交待。

谭美德说:“对中共来讲‘逢五’、‘逢十’(周年)是一些大节日来的,所以(今年)7-1之前要做好这件事(23条立法)就是因为要补回过去一些令到中共尴尬的情况,譬如最简单你在2019年的话,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慎怒呢﹖社会事件跟着衍生国家安全(人大订立港版国安法)、又‘完善’(大幅修改选举)制度,搞这么多事情,因为你(香港)在当时中共建政70年的时候,其实是全(中)国都是有很多所谓的开心的画面、庆祝建政的画面,唯独是香港是没有的,因为当时我们(香港)‘乱到七彩’(社会大乱),现在就要补回这件事情,所以他(李家超)就很大的政治任务,又说回来那个‘政治挂帅’、‘政治效忠’的情况底下,这样你(港府)就要在建政75周年之前,就要做好这个(23条立法)的工作。”

呼吁当局广开言路

香港政府去年底封杀所有民主派人士参与区议会选举,立法会以及区议会只有“清一色”的建制派议员,民主党成为首个提出财政预算案建议的民主派政党。

谭美德表示,民主党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建议,部份与建制派政党及学者相若,包括煞停人工岛填海、特首高官带头减薪,以及避免香港走向“孤岛化”等,他希望港府在经济持续不振的时候,广开言路,不要凡事先考虑政治正确。

谭美德说:“但是如果不听(民主党建议)的话,其实它(港府)是‘自伐’(自我戕害)而已,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一件事,就是说譬如高官减薪,甚至乎现在出现了一个情况,是早前立法会议员是建议加薪,大家留意到一个情况就是大家其实不是在乎你(高官)的‘人工’(薪酬)有多少,是在乎你‘值不值(得)’。如果在这个情况底下,你都仍然不听(建议)的话,其实你很难令到大家接受,甚至乎会不会这里(高官)不减薪,立法会加薪就更加离谱了,所以其实它(政府)现在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情况,你如果听意见就意味着不只是听民主党一个,但是会被认为是对民主党释出善意,不过,其实又见不到后续空间,其实你(政府)想怎样呢﹖如果你不听的话,其实你也没办法解决到现在那个民意上面,对政府施政那种‘离地’(脱离民情)的不满,而你仍然在享用一些高薪厚禄。”

香港政府面对高达千亿港元(超过128亿美元)的财政赤子下,港府官员早已“放风”增加公立医院急症室收费等,全方位增加市民使用公共服务的支出,亦有市民同时建议高官应该减薪,减轻港府财政负担,翻查资料特首李家超的月薪大约45万2千港元(超过5万8千美元),而美国总统拜登的月薪折合约为25万港元(约3万2千美元),差不多只有李家超月薪的一半,而香港政府6名正副司长的月薪,约37万港元(超过4万7千美元),十多名政策局长的月薪接近36万港元(超过4万6千美元),薪金比很多国家元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