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中国的崛起类似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

中国海军在南中国海军演展示军舰与战机。(2018年4月12日)

亚洲地区的未来走向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国是刚刚结束的亚洲防务论坛‘香格里拉对话’讨论的重心。美国的一些防务专家警告说,美国在根本上误判了大国博弈所发生的演变,从而未能正确的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与脆弱性。有专家认为,把中国的崛起与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进行类比将有助于美国更好的理解中国的崛起并找到应对的策略。

美国的防务专家意识到,随着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它的军事现代化以及日趋强势的做法,二战以来一直主导亚洲的美国在其战略与军事行动环境上都面临着持续的根本性改变。

美国企业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洛豪斯(Phillip Lohaus)日前在一个研讨会上谈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所面临的这个新现实。

他说:“很多人把中国在军事现代化上的努力或是在有争议水域建立军事基地的意愿作为它日益强大的区域影响力的证据。但是中国还会动用经济、法律和心理上的操纵杆来影响和劝说他人。”

防务专家:美国进入‘后主导’环境

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研究过战略、政策与风险评估的防务问题专家弗赖尔(Nathan Freier)认为,美国正在进入或是处在一个新的、更有竞争性的、‘后主导’(post-primacy)环境。在他看来,这种环境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7年与他的研究团队发表了《自陷险境:国防部对后主导世界的风险评估》报告(At Our Own Peril: DoD Risk Assessment in a Post-Primacy World)的这位防务问题专家在这个研讨会上说:“美国进入‘后主导’环境不意味着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这种优势,而是说美国将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努力和使巧劲,来维持他们在所进入的竞争环境里的位置。”

美从根本上误判了美中竞争?

但是弗赖尔认为,自从冷战以来,美国对它与强大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演变做出了根本上的误判,而如果我们在现代环境下误判了竞争与冲突的特征,那么其结果是,我们会对风险做出误判。

这位目前是战略研究所国家安全研究的副教授表示:“美国一直或是仍然在使用一个过时的框架来评估大国竞争。这个框架是基于二战后的竞争理念的。结果,美国推迟了对其脆弱性做出诚实和有意义的评估。”

两种竞赛的较量

弗赖尔说,美国目前对于它与中国之间的较量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中国正在赶超美国,一种是美国能够维持现状;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安全界对于美国是否应该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与中国的竞争之中存在争论。在他看来,这两种看法最终谁能占上风将决定美国在亚太地区是否能够维持其竞争力。

曾经负责过亚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格雷格森中将认为,川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战略意识到,我们现在重新回到了大国博弈的时代,也强调了盟友与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在实际行动上,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出现了全面的撤退,而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则是重大的战略失策。

前助理国防部长:美在输掉灰色区域的较量

他还认为,在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灰色区域,美国正在输掉这场博弈。

他说:“我们被证明在应对灰色地带挑战方面不是很有效。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如何这样做方面没有共识。 ”

这位前军事指挥官举例说,美国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化行动做出反应是必要的,包括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以及收回对中国参加2018环太军演的邀请,但是在他看来,目前这些反应是不够的。

美国企业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的共同主任多纳利(Thomas Donnelly)认为,把中国的崛起进行历史上的类比将有助于美国思考中国崛起的本质以及应对的策略。

多纳利:中国的崛起与波旁法国有更多可比性

有人认为中国的崛起类似于魏玛德国,川普总统的前首席策略师班农把中国比作是希特勒的德国,多纳利则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的讨论始于1660年代一直持续到滑铁卢之役的波旁时期法国的崛起与中国崛起的可比性。

他说:“法国当时既是一个大陆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如果我们只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挑战的东亚海洋大国,我们会看不到很多东西,我们显然没有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失去给中国造成代价的机会,这一点我们目前根本没有做。”

这位安全问题专家还认为,尽管美中较量的主战场在西太平洋,但是这场博弈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