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将成果有限?难在中国煤炭?


来自世界190多个国家的代表们现在正聚集在墨西哥坎昆,参加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谈判的会议。与会人士指出,由于去年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没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各方对坎昆会议的期待也不高。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是坎昆会议难以达成国际协议的一个障碍。

墨西哥当地时间11月29号上午10点, 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谈判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召开。不过,与会人士对会议能否取得成果感觉并不乐观。

马丹恳(Duncan Marsh)是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国际气候政策主任,他目前正在墨西哥会议的现场,他这样告诉美国之音:

“我看到,与会者来参加会议,但是情绪并不是非常乐观,大家对坎昆会议能否达成重大协议,帮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并没有把握。不过,会议可能会在一些小的方面取得进展,使得未来几年的有关谈判不至于脱轨。”

马丹恳认为,坎昆会议的最大障碍如何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年的减排责任和义务。其中一个争议就是如何测量、报告和核实(英文简称MRV)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承诺。他说,这也是中美之间的分歧所在。美国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够做到透明,而中国则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起到领导作用。

不过,美国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学家史剑道认为,坎昆会议难以达成协议的一个重大障碍仍然是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他说,早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这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一年后,这个形势更加明显。

史剑道:“中国的碳排放,我们能够获得最新数据是,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的煤炭产量上涨了28%, 然后他们就停止这方面的数据报告了。 煤炭仍然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据70%。绿色能源,主要以水电为主只占7%到8%。煤炭显然更重要,而且增长也更快。”

他说, 如果想就气候变化进行严肃认真的谈判,就必须讨论中国的煤炭需求。他说,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中国的煤炭使用。他承认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确实投入了相当的资金,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却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中国11月19号举行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正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把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列为约束性指标。

虽然坎昆会议可能无法就减排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但是,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马丹恳认为,会议在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方面取得进展还是有可能的。森林帮助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由于湿地与森林退化和丧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约占20%。

一些致力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协议的组织也在坎昆聚集。根据协议,发达国家将提供大约380亿美元资金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森林保护。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卡罗尔·圣洛朗 (Carole Saint-Laurent)说,这样一个机制需要透明度和有效性。她说:“围绕这些重要问题上早就有了很多的共识,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共识形成决定,然后如何执行这个决定。”

世界气象组织11月24日发布的《2009年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09年,尽管全球经济放缓,但温室气体浓度还是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该组织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国际减排行动,潜在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明年还将在南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