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贸易并非中国经济减缓关键

世界银行和美国智库的经济学家认为,从中国近期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看,虽然中国经济增幅大幅减缓,但贸易因素看起来还不是普遍认为的关键掣肘因素。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经济学者盖保德(Albert Keidel)在该机构举行的一个中国经济增长讨论会上在对中国最近发布的经济增长数字进行分析时说,贸易方面对中国经济整体增幅的影响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他说,中国政府在此前的一个记者会上鲜有地提供了第一季度各门类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百分点):在6.1%的同比增幅中,消费者和政府支出增长率为4.3%;投资门类贡献的增长率为2%;而普遍预期会严重拖后腿的贸易,则只是令人惊讶地只有0.2%的负增长。

盖保德说,这个数字显示,贸易对中国GDP增长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小,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实际上还没有象其他许多国家那样因为国际贸易衰退而受到冲击。

盖保德就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当前的麻烦是否仅仅因为全球性危机?或者说在美国金融崩溃,随之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只是个被动的受影响者?”

*增长面临问题比想像得复杂*

盖保德说,他不久前在北京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囊机构的经济学者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来自全球性危机,而是源于一年多以前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后的持续性紧缩政策。

盖保德说,这点出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中国国内需求增长虚弱并不是全球性危机造成的,而是源自于内部因为对付通胀威胁所采取的政策调整。他说,这样看来,中国的增长面临的问题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复杂。

他说:“没法简单地说如果中国象其他国家一样因为贸易问题会受到什么影响。事实上,目前这方面的冲击还不大。但如果真正受到很大冲击的话会怎么样?中国的内需增长是否足够强劲?是否能够尽快地加速,以达到它的既定增长目标?”

盖保德推算,如果中国贸易受到强大冲击,贸易顺差即便减少三分之一,国内需求则需要激增到11%以上才可能达到期望的8%的增长率。

与会的世界银行中国办公室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也表示,贸易因素之所以没有在一季度GDP增长中严重拖后腿,是因为出口骤降的同时,进口也急剧减少,因此总体上贸易量虽然减少,但是盈余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高于其他地区,未来中国在进口方面的增长将超过出口增长,而这将会拖累中国的GDP增长前景。

*贸易面临情况并非那么糟糕*

高路易说,虽然许多专家都在谈论出口导向型增长以及依靠美国消费者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中国贸易面临的情况其实并不是那么糟糕。

他说:“尽管我相信未来10年的出口增长会很弱,但不会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因为中国的制造业部门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市场份额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不过,高路易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限度地拓展市场份额。他说,当前的危机更加彰显出调整增长模式的急迫性。

关键词:经济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贸易,进出口,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