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成

历时三年修建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成,并将在7月初开放5天进行全面检测,然后进入奥运会开幕前的封闭期。

占地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京城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紧邻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市最大一块绿地。

建设工程于2005年6月30号奠基,第二年4月28号竣工,收尾工作将在下星期全部完成。据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汤彤介绍,下月初,公园将对游人免费开放5天,以便进行全方位检测。

他说:“从7月1号到7月5号,我们可能会要组织一个试运行,就是每天组织2万5千人,冲击一下整个森林公园的这套系统。然后在7月5号闭园以后,就开始进入封闭期了,全部交给奥组委的安保部门来管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中间有五环路相隔。连接南北两个园区的是一座长218米、宽60米、上面种有各类植物的“生态桥”。其中南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北园则以地形起伏的溪涧景观和自然野趣密林为主。

工作人员说,全园种植树木53万余株,共有180多个品种,包括北京常见的杨树、柳树、槐树、榆树,为鸟类和哺乳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引来了野鸭、野兔、山鸡、白鹭等小动物。

汤彤说:“现在看到的湖,我们称之为‘奥海’,占地面积20.3公顷,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可达4米。它是整个龙型水系的龙头部分,龙尾一直延伸到‘鸟巢’。”

公园里的水全部为活水,来自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经过市政管线流入一片湿地,再经过过滤和循环处理,最后汇入主湖。据介绍,这个项目每年可节约用水95万立方米,相当于3万多人一年的用水量。

公园里有一座高地,叫做“仰山”。据说,在天气晴好、能见度高的情况下,站在“仰山”上,可以看见同在城市中轴线上的景山的亭子。

今天,当人们站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的时候,可能想不到,他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是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仰山”便得名于公园所占用的原朝阳区洼里乡的一个村子。

原洼里乡村民杨德禄回忆起儿时的洼里说:“一条散漫无序的小清河,几片分居的人家,油鸡就在家门口啄食,小桥旁边是互相连接成片的水稻,几个穿着(免)档裤的小孩拿着小柳枝逮蜻蜓。河草茂盛,昆虫遍地。这里就是最原始的洼里。”

洼里盛产水稻,清朝时向宫里提供贡米。1949年以后,这里出产的水稻曾长期供应外国使馆,被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称为“千里水稻第一田”。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洼里成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预留地,洼里人也从种植水稻改为种树,直到2003年他们全部迁出这块土地。

当局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公园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200吨,吸收二氧化硫32吨,产生氧气5400吨。奥运会之后,这个公园还要实施二期工程,建设为游人服务的设施。

国家林业局发言人曹清尧说:“这个公园建设的出发点既为奥运会服务,也是为我们广大市民服务的。经过这几年来看,已经绿树成荫。又有森林,又有湿地。环境非常漂亮。”

奥运会期间,森林公园除了供运动员使用外,也拿出200公顷绿地供普通民众休闲享用。

关键词:北京,奥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