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考虑调查中国纺织产品进口

在欧盟纺织业界的强大压力之下,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星期五宣布将要求欧盟委员会对中国部分纺织产品进口欧洲情况展开调查程序。这是欧盟即将对中国纺织品大举进犯欧洲展开反击行动的前奏,不过曼德尔森仍强调欧盟希望中方主动采取行动。

在欧盟纺织业界围堵中国纺织品大潮涌入欧洲的呼声中,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星期五宣布将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启动对部分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展开调查的程序,这是欧盟最终将对中国纺织品采取保护措施的前奏。启动调查程序的决定将由欧盟委员会在咨询欧盟二十五国贸易部长之后于下星期一集体做出。调查程序将延续六十天直至六月二十四号,在此期间,布鲁塞尔将与北京及世界贸易组织展开非官方咨询以谋求解决方案。

曼德尔森星期五向布鲁塞尔几名记者透露,他做出这项决定的目的是希望向北京施压,争取北京实施自我约束措施,以避免欧盟北京正面交锋。他表示,不相信欧盟能强迫中国采取行动,他更倾向于双方通过咨询、合作并在自愿的基础上寻求解决方案。

布鲁塞尔将于周末发表中国纺织品2005年第一季度进口欧洲统计数字。欧盟贸易委员发言人维罗赖尔表示,有些数字的确令人担忧。但她表示欧盟目前对是否采取统一措施还没有做出决定。维罗赖尔说:“我不能说各类产品的进口情况是一致,我们将对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做分类调查。”

*日本与中国的运作方式不同*

“自我约束”措施曾经是二十世纪美国围堵日本纺织品及汽车进口的有利武器。不过,法国国立政治学院世界经济研究小组负责人枚瑟林表示,日本与中国的运作方式不同,日本是迫使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种措施的受益者往往是日本大企业,因为他们能从产品表面出口价格的提升中获得更大收益。而中国是设置纺织品出口关税,这种措施的收益者是政府。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对是否提高出口关税,提高到什么程度无法做出决定,因为关税过高将使中国企业无法承受。枚瑟林表示,目前中国的谈判筹码要大于当年的日本,这点从欧盟内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首当其冲,要求欧盟启动保护措施即可窥见一斑。

目前围堵中国纺织品的呼声仅来自欧洲纺织业界,对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调查只是反击中国纺织品进犯的一个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