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25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记者手记:寻访“昆明飞虎公墓”


2014年落成的纪念墙(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2014年落成的纪念墙(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到昆明以后,一定要去“飞虎公墓” 那里看看现在怎么样了。这是离开华盛顿来中国之前就定下的重要目标之一。

临行前一两个星期,对这次中国采访选题进行研究和准备的时候,在网络上读到了《昆明日报》旗下《都市时报》的一篇报道:《昆明飞虎队公墓已成乱坟岗,墓穴棺盖被撬开》,发稿时间是2013年8月12日。包括《凤凰网》和《中青网》在内的众多新闻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报道。此外,《中新网》记者也到现场采访,并发表了报道:《昆明飞虎队公墓成乱坟岗, 英烈尸骨曝野》。看了一下发稿时间,与第一篇报道的发稿时间只差一天:2013年8月13日。

《中新网》的报道这样写道:“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会相信蜚声海内外的‘飞虎公墓’竟是一片杂树丛生的乱葬岗。”

被撬开的棺木(照片来自搜狐网)
被撬开的棺木(照片来自搜狐网)

昆明《都市时报》的报道说:“说是公墓,可这里没有陵园,没有墓碑,没有鲜花,没有上坟者,只有一座座被掘开的荒冢,散落在草木之间……遥想当年,500多名刚从航校毕业的中国青年,为了抗击日寇驾机出击,血洒云南蓝天。如今目睹英烈墓地的这般景象,令人唏嘘。”

前去采访的中国同行们,还把拍摄的现场照片上传到了博客、微博和图片网站上,看了令人触目惊心。

“失去棺盖的墓穴中,烈士的遗骨上已经长出了青苔”(照片来自昆明论坛金碧坊)
“失去棺盖的墓穴中,烈士的遗骨上已经长出了青苔”(照片来自昆明论坛金碧坊)

从北京飞到昆明的那天是2015年8月23日,距离这两篇报道的发稿时间正好过去了两年零十天的样子。飞机落地在跑道上滑行的那几分钟,我就开始琢磨:到了昆明如何找到“飞虎公墓”;因为两篇报道都提到是费了许多波折才找到那个地方的。首先想到了联系两年前写报道的中国同行,让他们做向导。

在酒店安顿下来,便开始着手打电话、发微信,找在北京的中国同行帮忙,但是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写报道的昆明同行。最后决定放弃,自己去找这个曾经蜚声海内外的昆明飞虎公墓。所幸昆明同行在写报道时,对飞虎公墓的位置和路线做了简单描述:“昆明大石坝村背后的长春山上”。

孙官生接受美国之音采访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孙官生接受美国之音采访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报道还提到,2007年重新发现这处墓地的人,是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的创始会长孙官生先生。这位孙官生先生也正是这次昆明之行要找的人,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在北京接连打了多少次都无人接听的电话,到了昆明一打就通了,而接电话的正是孙官生本人!

孙先生今年已经80岁左右的样子,退休前是《云南日报》的总编辑。虽然孙先生对美国之音颇有些微词,但还是非常爽快地同意接受采访:“美国之音对中国政府不友好,在中国政府那里名声不好,但是我欣赏你寻找采访对象的钻研精神!”有点儿哭笑不得,不知该如何应答。

根据孙官生的指点,利用百度地图进行搜索,找到了飞虎公墓的大体位置。大石坝村是昆明近郊的一个村庄,距离昆明市中心大约20公里,飞虎公墓就在大石坝村后面长春山的半山腰。孙官生说,车子能够开到公墓附近。

怕陷入泥坑将车停在一处平地(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怕陷入泥坑将车停在一处平地(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寻找飞虎公墓的过程还算顺利。开车离开酒店,没用多久就到了大石坝村附近,远远望过去已经看到长春山。这里正在大兴土木,像是在建公路立交桥的样子,不知该如何接近山脚下,找到那条通往公墓的路。将车停靠在路边,正好有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当地妇女路过,便向她打听:“请问您知道飞虎公墓在哪里吗?”

“知道啊,美国人的坟嘛!就在那山上!”她回答道,用手指指不远处的山。原来她就是大石坝村人,她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经常爬上去采菌子(蘑菇)。按照她的指引,很快找到了大石坝村委会那条热闹的街道,街上倒是布满了店铺、餐馆,路上的行人、车辆也能用熙熙攘攘来形容。接连问了几个路人,都说不清上山的路。最后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准确地指明了上山的小路,并且专门加了一句:“你的车能开上去!”

通往公墓泥泞不平的山路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通往公墓泥泞不平的山路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按照小伙子的指点,在(云南)省测绘队大门正对过,右拐驶进两座民房之间一个狭窄的巷口,然后就开上了一条坑洼不平的陡峭泥土路。因为头一天下过雨,路非常泥泞。原本想开到公墓附近,可是车轮两次在满是黄泥水的深坑里打滑,担心再往上开会出危险,便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停下车,准备爬上去。停下车,正好附近有一处农舍,两名当地人在那里做着活计。一问,他们齐声说道:“还有不到一百米!”

公墓园区与山路刀切般的分界线(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公墓园区与山路刀切般的分界线(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上行走了果然不到一百米,来到了泥泞山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交汇处,交汇线像是刀切般的整齐。

踏上水泥路面,向右手方向一拐,眼前豁然一亮:一座宽大的黑色花岗岩纪念墙跃入眼帘。纪念墙上镌刻着一行金黄色大字:“昆明·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

昆明市民政局的《重修记》碑文这样介绍:2013年12月开建;2014年4月竣工。墓地修复保护范围13.3亩;由合葬墓、外环形道、内环形道、纪念墙、祭奠平台、绿篱保护带组成。

2014年修复的合葬墓(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2014年修复的合葬墓(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在纪念墙的后面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合葬墓。《重修记》介绍说,合葬墓的直径为26米。

看着这个巨大的合葬墓,头脑里不断闪现出照片中这个地方2013年8月份的样子,以及《中新网》报道的文字:“……500余烈士坟冢被掘、棺木被毁、遗骨横陈,这座早在2007年被发现、2008年立碑的公墓遗址依然残败不堪。 ”

2014年“飞虎公墓”重修记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2014年“飞虎公墓”重修记 (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重修公墓时面对这样的一幅景象,所能做的恐怕也只能是搜集散落在周边的烈士遗骨和棺木,将他们合葬在一起了。几百名70多年前朝夕相处、共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年轻士兵们,为了共同的目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失散几十年后终于又相聚到了一起!想到这里心里稍许感到些欣慰。

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说,2007年重新找到公墓的时候,棺木被毁、遍地白骨森森的景象让他感到震惊,随后他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修缮公墓。2008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公墓遗址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表示要对公墓进行修缮维护。

2008年立的“飞虎公墓”墓碑(照片来自搜狐网)
2008年立的“飞虎公墓”墓碑(照片来自搜狐网)

云南飞虎队研究会2008年曾在山头上立了块碑,碑上刻着“昆明飞虎公墓”的字样。据资料显示,当时的碑文是这样写的: “昆明飞虎公墓位于昆明东郊石塘山,始建于1938年,原称昆明空军公墓,后因国人誉为中美空军为歼击日寇之空中飞虎,公墓亦随之称飞虎公墓。原址小麻苴。1954年迁至石塘山,2007年4月5日,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重新发现……”

碑文中的“石塘山”就是现在的长春山。不过,这个七十多年来一直被口口相传叫做“昆明飞虎公墓”的地方,正式名称已经改为:“昆明•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这大概是因为抗战胜利后不久,葬在这座公墓里的美军士兵的遗骸已经被美国和亲人接回美国安葬,留在这里的只剩下了他们的中国战友。

2014年新立的墓志铭(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2014年新立的墓志铭(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百度百科》对“昆明飞虎公墓”是这样介绍的:“抗战胜利后,美国飞虎队烈士的遗骨被美方取走,运回美国。取走的时候在每个空墓穴旁都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与援华抗战的美国飞虎烈士身后命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年打击日寇抵抗侵略的中国飞虎烈士身后却遭遇无数劫难。龙树庵的扫地老人海清师傅回忆:1953年,因建设需要,当地村民把烈士的棺木挖出来,连同墓碑一口一口地运到几公里外的长春山上草草埋葬。1958年‘大跃进’大兴水利建设的时候,这里的墓碑被生产队全部取走运去修水库了。1980年代后期,这些烈士棺木又被盗墓贼全部撬开。”

几百座坟墓、几百块墓碑,从一座小山上挖出,再运到另一座山上;这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当时的机械化程度,该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

昆明《都市时报》2013年的报道采访了一位当地90多岁的知情人,报道是这样写的:“1953年土地规划,拆公墓建仓库……棺材用的是上等柏木,墓碑是青石板,一块超过100公斤,一头牛只能拉一个人的坟,附近一个村子的牛全体出动,才把坟迁去了荒山上。过了5年, ‘大跃进’来了,生产队要修水库,石料不够,就有人想起来,不是还有几百块青石板吗?正好拿来垫水库。牛车又一次出动。墓碑没了。到了‘文革’,飞虎队队员的家属不敢去上坟祭奠,山上就没人再去了。但盗墓贼频频光顾,又遭山火,几次三番,当年叱咤蓝天的飞行英雄的墓抗不住折腾,终于‘荒冢一堆草没了’。”

下山的路上,一边小心地躲过满是黄泥水的深坑,一边小心地寻找没有泥水的地方下脚,以防不小心滑下山去。心中禁不住在想,六十多年前能够百般费力地搬迁这些烈士墓,这一次重修也算修得阔气、宏大;云南省政府还曾在这里召开现场办公会,信誓旦旦要对公墓进行修缮与维护;怎么就不能把公墓通往村子里不到两公里的路修平、铺上沥青或者浇上水泥?怎么就不能在沿途设上路标,写上:“通往飞虎公墓”? 或者写上:“通往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

离公墓不到一百米远的农舍(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离公墓不到一百米远的农舍(美国之音林森拍摄)

下山再次路过那处农舍,两位刚才为我指路的当地农民向我打招呼。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问他们地说:“为什么这路就不能一直修到山下村子里呢?”其中一个故作诡秘地说:“这你都不知道?共产党干部吃喝、搞腐败有钱,修办公大楼有钱,修这条路没钱?”另外一个附和着说:“你们这些记者多为我们呼吁呼吁嘛!”

看来他们两个没少给过往的记者们指路。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