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9月15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面。
这是自俄罗斯在今年2月发动对乌克兰的入侵以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在会谈中,习近平称普京为“老朋友”, 并说中国和俄罗斯都准备树立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榜样,为把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带上持续和积极发展的轨道而发挥领导作用。
普京则表示,他理解习近平对乌克兰局势的疑问和顾虑,并说他会在会谈中解释莫斯科的立场。普京同时赞扬了中国在此次冲突中的“平衡立场”。
“普京的说法让人有些吃惊,因为这显示了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存在分歧。中国可能私下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做法表示了顾虑”,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研究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对美国之音说。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学教授范亚伦(Aaron Friedberg)同意这种观点。
“毫无疑问,双方肯定有闭门会谈,但公开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普京承认了他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去解释自己做错了什么,这对他(普京)来说几乎是羞辱”,范亚伦说。
范亚伦认为,习近平的态度与本周俄罗斯在东北战场遭受重创有关。乌克兰军队本月由特种部队带头,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以装甲部队快速推进,俄军节节败退,弃甲撤退。媒体认为,俄军失利给习近平和普京的会面蒙上一层阴影。
无上限的友谊“有限制”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习近平与普京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高调宣扬中俄之间友谊“无上限”,合作“无禁区”。
战争爆发之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模糊立场。中国从未在公开场合上支持俄罗斯,并一直使用“特别军事行动”来形容乌克兰战争。
然而美方认为,中国虽然在言辞上支持俄罗斯,但是没有提供实质援助。
此次中国普京和习近平的会面,中国官媒并没有进行大幅报道,报道中也完全没有提及乌克兰冲突。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及东亚政策研究中心的帕特里夏·金(Patricia Kim)认为,中方的态度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无上限友谊”确实有上限。
“中俄结盟基于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两国必须共同遏制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但是北京迄今的行动表明,它不打算牺牲自身利益来帮助普京赢得对乌克兰的战争”,她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美国之音。
中国将持续提供口头支持
本周,中国第三号领导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上周访问俄罗斯的视频流出。根据俄罗斯议会杜马电视台的画面,栗战书在与俄罗斯国家杜马议长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等人长桌会谈时说,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原因是“美国和北约直接逼到俄罗斯的家门口”,称莫斯科的行动是“一次反击”。
栗战书说,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采取行动,中国表示“理解”, 并且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策应”。
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萨克斯说,栗战书在莫斯科的讲话实际上给了习近平一些空间,让他不必在公开场合大肆宣称对俄罗斯的支持。
萨克斯认为,中国将继续为俄罗斯提供口头和外交支持,原因是北京和莫斯科共同反对美国和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而乌克兰战争并没有影响到这一基本事实。
然而短期内,他认为中国将不会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或经济援助。
“中国的银行,中国的公司不想卷入制裁风波。中国的利益可不仅仅在中俄关系”, 他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中国并不会为俄罗斯提供真正的物质支持。”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陆伯彬 (Robert Ross)说, 特别是在俄罗斯战事节节败退之际,北京不想被看成支持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力量。
普林斯顿的范亚伦教授认为,由于俄罗斯军队作战不利,北京对莫斯科的不满情绪有所增加。
“很显然,中国现在不开心也很不安,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支持一个残酷入侵邻国,而且在战场上表现非常糟糕的国家”, 范亚伦说。他还指出,如果普京的军队表现的很好,那中国的论调应该是更加支持。
陆伯彬则认为,中国实际上是这场战争的受益者,因为乌克兰冲突导致俄罗斯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外交的依赖性前所未有。
“俄罗斯现在没有能力来挑战中国的利益,这正是北京所乐见的”,他说。“现在中国在中亚地区发展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受到俄罗斯的约束,因为莫斯科需要北京的支持,他们需要中国市场。”
中俄结盟 世界格局有变?
中国与俄罗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开始修复关系,30多年过去,两国在经济、技术、军事合作不断加强,而在意识形态领域越走越近。
范亚伦认为,中俄目前是一个准联盟(quasi-alliance),也就是除了传统的军事领域,在其他方面都有合作。
陆伯彬则认为,由于中俄军队力量差距悬殊,中国将不会寻求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联盟。
“联盟是(两个国家)之间互相保卫的正式协定。中国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俄罗斯在战争中无法帮助中国”,他说。
然而,专家们认为,中俄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统一,即将西方视为共同的敌人,将使两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紧密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