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24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基辛格访华50周年 专家:中国应反思为何美中接触政策已不受欢迎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之音方冰拍摄)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之音方冰拍摄)

今年7月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50周年。星期四(7月8日)基辛格在一场纪念活动上表示,50年后美中需要更多合作,两国关系甚至比1971年更重要。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则指责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在美国。专家呼吁中方应反思为何美中接触在美国已不受欢迎。

专家表示,50年前与中国接触更多出于制衡苏联,也希望将中国带入自由民主, 但中国加入了自由世界,经济腾飞,自由却越来越受到限制。专家表示,50年前的接触基础已不在,华盛顿对改变半世纪前的对华政策已达成共识。

王岐山纪念基辛格访华,指责美国破坏双边关系

7月8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CPIFA)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协助下组织了一场纪念基辛格秘密访华50周年的活动。

将近百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回顾1971 年,“经过数月的秘密渠道交流后,我们来到了中国。随后尼克松总统提议两国在25年的对抗和缺乏对话后建立联系。”而如今“50年过去了,在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合作的情况下,合作机制和程序还没有完全制定。…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仍然至关重要,甚至比1971年更重要。”

基辛格说,要让多国在美中两国间选边站队,将造成国际的压力, 使“建立一种与尼克松总统在 1972 年与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进行的非常相似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会上致辞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刻,何去何从备受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他用正式的官方外交辞令表示中美应秉持不冲突不对抗,开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 恢复正常对话交往,开展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 避免误解误判,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王岐山随后话锋一转,对美国的对华策略提出了严厉批评。 他说, “美方以竞争为名把中方打造为假想敌, 刻意营造猜忌对立,胜败对决气氛,可能导致战略误导,诱发战略误判,战略误判放任战略误导, 美方应认清自身命运,最大挑战不在外部,更不是中国,可以肯定地说,就在美国自身!”

乔治亚理工大学纳恩国际事务学院教授王飞凌 (照片提供:王飞凌)
乔治亚理工大学纳恩国际事务学院教授王飞凌 (照片提供:王飞凌)

乔治亚理工大学纳恩国际事务学院教授王飞凌认为,王岐山的信息在“回归常态”、“管控分歧”、“避免误会误判”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主张。然而,王飞凌强调,王岐山的发言严厉指责了美国,却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美中接触”在美国不再受欢迎以及中国可能、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王飞凌认为, 基辛格 1971 年的访问是值得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但北京组织的这次纪念活动的参加者大多是“老朋友”和某些利益相关者,“这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几乎为零。”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uncil)高级研究员拉里·哈斯(Larry Haas)也指出,在美国没有类似纪念活动,而所有跟中国相关的讨论都在提醒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

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则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访问。它打开了允许美国和中国走到一起讨论问题的大门,”随后是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的改变了一切的破冰之旅, 以及1978 年 12 月两国关系最终的正常化。他说“那次访问以及后续行动改变了美国、中国、整个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现状。”

但是,刘亚伟表示,此类的纪念活动将功劳都归于基辛格是错误的,这是尼克松的决定,基辛格其实对中国不太了解,而中国人大多将那次访问浪漫化。

50年前的接触-醉翁之意或不在酒

外界普遍将1972年初尼克松总统访华称为“破冰之旅。” 而《尼克松回忆录》记录了他将2 月的中国之旅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王飞凌认为,“改变世界”指的是实现对苏联的制衡而并非美中关系的破冰。他说,“这一举动主要是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考虑,不一定是中美之间的双边关系。…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对制衡苏联更感兴趣,苏联是当时对美国和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的长期威胁。尽管触发了美中关系破冰,但这不是主要动机。”

哈斯告诉美国之音,当时美苏仍处于冷战状态,而中苏在共产主义世界争夺霸权,尼克松和基辛格出于地缘政治原因,看到了与当时处于敌对关系的中国建立新联盟以制衡苏联的机会。

但中国确实也在尼克松当时的战略考量范畴。尼克松早在 1967 年 10 月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著名文章中提到了他的长期目标,即“将中国拉回国际社会——要使其成为一个伟大的进步国家,而不是世界革命的中心。”

刘亚伟认为,尼克松具体短期的战略目标还包括希望说服中国人影响北越,“因为美国需要脱离越南。”

于是,以狂热反共主义者闻名的尼克松总统告知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他要在第一届任期结束以前访问脱钩25年之久的中国。

刘亚伟强调,这不是美国向中国敞开大门,尽管美国当时确实有政治需要。中方当时采取了主动,因为中国也需要走出当时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非常糟糕的局面。

最著名的中国的主动邀约便是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改变世界的游戏背后的秘密历史 (Ping-Pong Diplomacy: The Secret History Behind the Gam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书记录了1971年初周恩来向在日本参加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发出正式邀约,以及尼克松总统得知消息后的震惊。

该书作者援引被解密的尼克松与基辛格的谈话录音,描述总统当时的反应:“周恩来跟一群打乒乓球的青年说了啥?!…他们对中国的访问将改写历史?!”美国乒乓球代表队于1971年春到中国交流切磋球技,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4个月后,基辛格秘密到访北京。

美中接触时代结束?尼克松策略失败?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拉里·哈斯(Larry Haas)(照片提供:哈斯)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拉里·哈斯(Larry Haas)(照片提供:哈斯)

哈斯向美国之音表示,基辛格半个世纪前的访问,以及他带动的后续一系列高级别访问“都以华盛顿的共识为前提,即美国通过基于规则的自由秩序将中国带入现代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东西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与崛起的中国之间的融合感越来越强。华盛顿越来越一致认为,这一切发生得越多,美国就越应鼓励它,中国的经济自由化之后就会出现政治自由化…最终走向自由和民主。但这并没有发生。”

他说,“中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特别是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和香港的自由越来越受到限制。中国并没有在世界秩序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而是越来越多地在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炫耀自己的力量,威胁着反对其扩张主义的其他国家。”

今年3月,白宫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官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表示,“被广泛描述为(美中)接触的时期已经结束,” 美国对华政策现在将在“一套新的战略参数”下运作,而“主要范式将是竞争。”

王飞凌认为,现在是重新调整构建美中关系的基础的时候了。他告诉美国之音,尼克松总统67年那篇著名文章设立的与中国接触的目的是接受中国和改变中国——这两种战略并驾齐驱,那个时候被一厢情愿地假设后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直到 1980 年代末,这种与中国接触的惯性得以被另一个理由取代,即,我们可以通过贸易和平改变中国。而现在的拜登政府,实际上从特朗普,奥巴马,甚至布什政府开始意识到,这种接触的两个基础已经荡然无存 – 苏联解体了,而中国并没有改变。当时,尼克松认为接触是为了改变,而这个目的已经丢失了。

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主编刘亚伟 (照片提供:刘亚伟)
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主编刘亚伟 (照片提供:刘亚伟)

刘亚伟则认为,美中接触时代告终的说法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竞争也是一种接触,除非美国和中国脱钩。但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联系、人与人相互联系、金融相互依存、共同面临安全问题、气候、核扩散等所有全球挑战,脱钩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将面临一条长长的黑暗隧道,而两列火车可能会相撞。”

他同时警告,“许多人误导性地认为接触使中国变得强大,甚至只会使中国受益,美国是通过接触而受害的。我认为历史上这是错误的。看看美国今天的国际领导地位,当然还有中国,这都是因为基辛格博士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尽管改变中国的目的失去了,尼克松总统的接触中国战略失败了吗?王飞凌认为,1972年访华的胜利可能更多在美不在中 -“尼克松访华后的次年访问莫斯科,与苏联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从而逐步导致了苏联的垮台。”

“尼克松和基辛格在 50 年前做了正确的事情-他们让美国走出印度支那,走出莫斯科;毛和周却只达到一个有条件的‘投降’,以保住政权的面子,以及台湾问题。”王飞凌说。

基辛格政治遗产

刘亚伟认为50年前的接触给两国领导人和人民都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国需要勇气,需要跳出既定框架思考问题。

刘亚伟指出,当时美中接触的各种未知因素需要两国领导人很大的勇气。他说自己当年11岁,记得当时中国不想过多宣传基辛格访华,而希望保持一贯对青年的教育,即“埋葬美国的邪恶帝国主义。”

而作为尼克松72年访华的重要成果,《上海公报》有一整段话在说革命有多重要,这是在当时必须加进去的内容。

刘亚伟说,习近平主席近日的讲话又反复提到了青年,有意将中国带回革命年代,这是危险的,“我不相信中国人渴望回到基辛格访问前的年代。”

他说,中国并不需要革命, 当年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美国访华的政治勇气应该鼓励,因为它是中国的世界观改变的一个重要开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