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3 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美国华人看“两会” “反着看就对了”


2024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4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之际,几位在美国不同身份的华人表达了他们对“两会”的看法。有人觉得看“两会”就像在看戏,对于“两会”给出的消息“反着看就对了”。

有归化为美国公民的华人表示,看了“两会”更珍惜自己在一个有言论自由和投票权的国家。最近刚走线来美的张娜说,“两会”让她感到恶心,这些走过场、全票通过的会议,显示了中国的欺骗风气和对领导的讨好。

29岁的张娜去年12月花了一个月时间和10万人民币,从中国到厄瓜多尔再走线来美国。她在南京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从事电商平台销售。她说她再也受不了中国从上到下“欺骗的风气”,决定来美国寻找自由。

张娜对美国之音说:“因为你连国家真实的一面你都看不到,真实的社会你都看不到,然后也无法发表自己真实的言论,所有的东西都是虚假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做销售,可能是我骗人;而在这个上面就是一个大的黑社会领导者在骗我们;整体就是一个大骗局,”她说。

来到美国的她,目前在洛杉矶一间亚洲餐馆做前台。看到目前正在北京举行的“两会”相关报道,她觉得“更加恶心”,因为他们不但无法代表民意,还一层一层向上恭维,所有投票只是走过场,实际上都是领导说了算。

张娜说:“这些会议的决定,我100%不相信是民意,因为他们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只是获得自己既得的利益而已。”

“‘两会’主要就是大家互相恭维最上层的那一个领导,然后想着怎么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所想出来的就是要怎么统治我们这些人民,然后用什么新的方法来管制大家,而并不是为百姓获得更多应有的利益。”

看“两会”如看戏 “反着看‘两会’说的话就对了”

同样来自南京的尚先生,十多年前作为留学生来到美国,目前是美国永久居民。他说,作为永久居民让他感到安心和更有归属感,不必担心有被迫回中国的可能。

尚先生对美国之音说,他在美国并不特别关注“两会”,通常是在手机推送新闻时才点开来看。他称自己为“吃瓜群众”,抱持看热闹的心态来看“两会”的消息。

他说:“‘两会’新放出来的消息肯定都要带着辩证的角度去看。他给出的信息不能照单全收,因为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甚至可以说,直接彻底反着来看他说的话就对了。”

尚先生看“两会”就像在看一场戏。他说,虽然会上所有东西都是排练好的,但是排练得再好,还是会有一些和排练不一样的东西发生,这是他看“两会”的乐趣所在。

他说:“虽然大家投票可能都是投通过,但是可以看哪些人是笑着投通过,哪些人是皱眉头投通过,哪些人是一脸衰相通过,这些都是可以好好观察的一些细节。”

“像上次党的会议,胡锦涛前总书记被人家请出去,像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期待或者关注的吧,”他说。

尚先生还提到,此前的“两会”他注意到,前外交部长秦刚在说到台湾关系时,手持宪法作出回应。

他说:“当时他新官上任,这个举动肯定代表着要表忠心,做出一个比较强硬坚定的态度。当然,现在我们事后也发现,你拿宪法出来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共产党该搞你还是搞你。”

尚先生说,自己出国十几年来,经历了从小粉红到民主派的转变,现在再看中国荒谬的政治环境只有唏嘘。

他说:“我15岁就出国了,一个15岁的热血青年跑到国外,突然发现你15岁以前学到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假的,这种冲击感会让你感到非常的极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两边很大的区别后,还是会比较唏嘘。”

过几年他希望成为美国公民,他说,他是不会回去中国的。“回去中国对我来说要牺牲的东西太大了,简单的概括肯定就是牺牲自由,自由发声的权利,或是牺牲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的舒适度。”

他比喻出国前的自己就像是一只青蛙,一旦离开了那口井,发现外面还有这样一个广阔的世界,“肯定是不愿意再回到那个井里面去了”

看“两会”再看美国 珍惜投票的权利

来自北京的叶先生来到美国15年,在三年前成为了美国公民。他说,有关“两会”的报道,在中国总是正面积极,而在美国才能看到更具有批判性的言论。他在中国时从来不知道外界对“两会”有什么看法,而在美国才终于可以听到比较均衡的声音。

叶先生认为“两会”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关联,因此一直以来,不论是在中国或是在美国,他都没有特别关注。

他说,在中国时的他,对“两会”的了解是片面性的,当时决议以鼓掌全票通过,他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后来换成了屏幕显示计票,看到绝大多数人投赞成票,来了美国的他认为除了“走过场”,也有可能这些代表们本身接触到的信息就很单一,影响他们的决定。

叶先生对美国之音说:“可能大多就像我在国内时一样,他们听到的声音很单一,参与‘两会’投票的人,他们的信息输入也是比较单一的,所以会造成这种比较密集的去投一类票。所以我觉得,作为当事人,我觉得他们可能也不知道是否哪里有问题,因为他们是基于他们的这个信息来源所决定的。”

叶先生说,中国很少有人敢于持反对意见,因为大家担心被报复、被打击。由于存在这种恐惧被报复的心理,人大代表无法很好地代表当地群众的意见。美国的议员则截然不同,他们公开表达自己的立场,敢于批评执政者,他们的支持者也能够自信公开的表态,不害怕会遭遇不测。

成为美国公民后,每一次选举,不论是全国性或是地方性,叶先生都会投下自己的一票。他珍惜能够履行公民义务、表达意见的机会。

他说:“因为我在国内,我不知道选举是怎么进行的,我在国内没有参与过。到了美国这边,真地是每人一票投出来的,所以我能感觉到我的选票,对选举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当然一票可能在数量上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至少我觉得我的意见被统计进去了。”

取消总理记者会 有用讯息更少了

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做程序员的滕子桓十年前以留学生身份来到美国,目前持有工作签证。他很高兴在这里不必翻墙就能得知真实的消息。他关心有关中国政治的新闻,“两会”后总理记者会取消令他感到失望。

滕子桓对美国之音说:“‘两会’所有东西都是设计好的,就像我们看到全票通过的结果,背地里都已经商量好了。‘两会’代表甚至有来自台湾的代表,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地代表台湾人民。”

“他们其实都是橡皮图章,本质上就是走过场行事。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以前还能够从记者会召开的时候,从媒体或总理看到一些中国真实的情况,”他说。

他举例,李克强过去曾在记者会上指出中国6亿人口月收入只有1000人民币,温家宝卸任时也提出中国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否则文化大革命可能重演。一名女记者对着长篇大论的同行翻白眼,也是在记者会上发生。

他说,在之前言论相对比较自由的环境下,还能够听到一些真实的声音,试着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很遗憾现在越来越收紧,人民离真相也越来越遥远,连仅有的狭小途径都被关闭。

“中国本质上就是一个黑帮社会,谁的拳头大,谁就能有更多的话语权。一个餐厅全是五星好评,你肯定会怀疑是假的。中国就是这样,所有人拍手叫好,全票通过的时候,我反倒觉得很奇怪,”滕子桓说。

初来乍到美国 美中氛围大不同

半年前来到华盛顿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的张杰表示,因为知道“两会”就像是一场大型表演,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因此也没有特别关注。

张杰对美国之音说:“其实意义不大,一个会开十来天,然后其实决定不了什么事情,那些什么预算和法律,大家也知道因为时间短,也没时间去看。其次,我觉得他们都很听话,什么都一致通过,其实该决定的事情,可能开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他说,二十年前,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还有人敢在两会上真地提出一些问题,不认真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也可能被人们批评。但在当前越来越收紧的环境下,已经没有人敢提出意见或敏感议题了,“两会”更加没有看的必要。

张杰说:“对‘两会’的看法,我一贯觉得这玩意没什么用。在美国的课堂或生活环境,大家相对来说表达的自由确实是比较充分。来美国后大概也比较知道,中国这套东西比较假。”

走线来美的张娜说,从新冠疫情中国举国封城后,她对中国政府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一点信心,她在走线路程中见到的中国人也大多抱持相同想法。

张娜说:“中国人走线的增长幅度,从去年上半年到下半年增加了很多倍,人数变得很多很多。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真地得到满足,人民幸福,谁会愿意背井离乡,来到一个这么远的地方?”

来到美国后,这里选举的氛围以及不同政党的竞选活动令她感到震撼。

她说:“我觉得美国这边简直是不可思议,原来真地是可以自由,连讲话都变得自由,人们可以说,不喜欢现在的这个总统,赶快让他下台。但是在中国,你不可以讲出这样的言语。这里有真正的言语自由。”

美国将在年底举行总统大选,张娜很羡慕人们能为心仪的候选人投下支持票,这是她在中国从未经历的。

她说:“我身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公民,我发现我没有参与过所谓的投票。所谓的人大代表,代表的根本不是我们这种老百姓,而是上层的领导在商量怎么从我们这些老百姓当中再薅一点羊毛出来。”

“美国和中国是天差地别。因为像美国这边,总统是公民自己选出来的人。而中国所谓的‘两会’,我们连‘两会’具体谁能发出一声,或者怎样的开会过程都没有。”

“最后只有一个结论,结论就是最初领导的决策。具体他们将来会实施怎样利民的事情也没有说出来。然后整个会议的过程也不会向百姓透露,任何信息对我们都是闭塞的,”张娜说。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