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一名美国经济学家指称是美国炸毁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的消息在中国的新浪微博上炸开了锅。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海底建造的这两条用于将天然气从俄罗斯输送至德国的管道在9月26日被发现出现泄漏。不过,由于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一系列经济制裁,这两条管道在事发时都没有投入运行。
管道事故被发现后不久,欧洲官员援引地震学读数初步判定管道破裂“是蓄意行为的结果”,而且国家行为体很可能参与其中。但“黑手”是谁?这一点至今未知,欧洲仍在就此进行调查。
10月6日,瑞典初步调查显示,管道遭“重大人为破坏”的嫌疑增加。俄罗斯要求参与瑞典的事故调查,但被拒绝。瑞典首相玛格达莱娜·安德松10月10日表示,莫斯科可在位于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事故海域进行自己的调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接受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采访的一个视频片段在微博一跃成为热门话题。与之相伴的话题标签“美经济学家直言北溪是美国炸的”截止目前已有超过8400万浏览量。
萨克斯对彭博社说:“我敢打赌,(炸毁管道)是美国的行动,也可能是美国和波兰的行动。” 新闻节目主持人汤姆·基恩(Tom Keene)随即要求萨克斯为其说法提供证据。
萨克斯声称,有证据显示美国直升机曾出现在管道附近区域。他也将乔·拜登(Joe Biden)政府就北溪管道所做表态作为证据——
“首先,有直接的雷达证据表明,通常驻扎在(波兰)格但斯克的美军直升机在该区域上空盘旋。
“我们也看到了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所做出的威胁,说‘无论用什么办法,我们都会终结北溪’。
“我们还看到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的引人注目的声明......他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你真的担心重要国际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这样的表述方式很奇怪。”
萨克斯说,他与“世界各地”的人谈论管道事件,“他们觉得是美国干的。” 萨克斯还声称,一些美国记者也“私下”向他表示,炸毁管道“当然”是美国所为。
萨克斯的上述言论具有误导性,且与克里姆林宫推动的并被中国外交官和中国官方媒体进一步夸大的叙事相呼应。
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此前已就俄罗斯散布的——萨克斯作为证据所重申的——所谓拜登总统威胁破坏北溪管道的错误说法发表了一篇报道,请参阅此处。
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的一次表态也被俄罗斯以及一些长期进行反西方宣传的推特账号和美国保守派媒体人士放大,并被误导性地作为显示美国是管道破坏幕后黑手的强烈迹象。
布林肯与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Melanie Joly)9月30日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被问及美国在管道破坏事件后如何帮助缓解欧洲日益恶化的能源危机。
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并因此受到经济制裁之前,欧洲约四成的天然气和德国约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北溪2号管道虽已建成,但尚未被批准运营。9月初,俄罗斯以技术故障为由宣布无限期暂停通过北溪1号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俄罗斯这一决定的宣布是在七国集团(G7)同意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的几小时之后。
布林肯在回答中提到,欧洲在减少能源需求方面已做出了重大努力,并正在努力过渡到可再生能源。
“最终,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布林肯对记者们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从此消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而让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没法再把能源武器化作为推进其帝国计划的手段。”
出于对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而引发的能源安全关切,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北溪项目,这从来不是什么秘密。
“确实,拜登政府和它的前任一样,反对北溪输油管道项目,因为它们会增加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纽约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马克斯·布特(Max Boot)在《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上写道。
“但认为美国会因此采取会伤害我们在欧洲最亲密盟友并增加国内通胀压力的人为破坏行动,这是很奇怪的。”
布特补充说,拜登政府成功在俄乌问题上团结了欧洲盟友,“绝对不会冒袭击欧洲能源基础设施所可能带来后果的风险。”
美国的一些军事观察人士虽然不认为美国参与破坏管道,但仍表示,布林肯的这一表述给克里姆林宫送了一份宣传礼物。
“在俄罗斯暗示美国应对该事件负责之后,美国国务卿称北溪管道的损坏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非受迫性的失误,”美国空军退伍军人、军事分析人士帕特里克·福克斯(Patrick Fox)在推特上写道。
至于萨克斯所提到的显示美国直升机出现在管道海域的雷达证据,德国新闻媒体德国之声(DW)报道表示,这一所谓的证据“站不住脚、具有误导性。”
该指控的出处看似是俄罗斯智库瓦特伏(Vatfor)9月27日在其Telegram账号上发布的一则帖子。当中声称,瓦特伏在9月2日“注意到一架代号为FFAB123的美国直升机执行了有趣的动作”,并在之后确认这架直升机是美国海军的西科斯基MH-60海鹰多用途直升机。
“通过将FFAB123的路线叠加到昨天的事故地图上,我们得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结果——这家直升机沿着北溪2号路线飞行,或甚至在事故发生的两个点之间飞行,”瓦特伏在Telegram上写道。
但问题是,上述描述并不准确。
德国之声在FlightAware航空路线追踪网站上查阅了FFAB123直升机在9月2日的飞行路线,并通过丹麦海事局的网站确定了管道泄漏处确切位置的地理坐标。
德国之声的发现与瓦特伏的发现相矛盾——
“9月2日,飞行路线跟踪器显示FFAB123在博恩霍尔姆(Bornholm)附近的一条飞行路线,确实与(瓦特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图像相对应。FFAB123在博恩霍尔姆岛以东的波罗的海上空飞行了几圈。然而,如果将天然气泄漏处的地理坐标和飞行路线叠加在地图上,就会出现与(瓦特伏)在社交媒体帖子中声称的不同的情况。
“FFAB123没有沿着管道飞行,甚至都没有靠近管道泄漏处的位置。特别是,北部泄漏处距离FFAB123的飞行路线很远。根据我们的测量,FFAB123的飞行路线与不同局部泄漏处的距离分别为9公里或30公里(5英里或18英里)。”
德国之声的事实核查得出结论说,俄罗斯声称“美国直升机应为天然气泄漏负责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具有误导性。”
负责俄罗斯、乌克兰和欧亚大陆事务的美国副助理国防部长劳拉·库珀(Laura Cooper)在10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美国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对北溪输油管道的袭击。美国之音“揭谎频道”10月6日就该直升机相关的俄方指控向国防部寻求置评,五角大楼重申了上述否认,并表示任何认为美国参与管道破坏行动的猜测都是“荒诞”的。
随着欧洲继续就管道事故进行调查,西方政府告诫不要对事故肇事方进行任意猜测。
“先把所有事实都摆在桌面上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将在未来几个小时和几天内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9月27日表示。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在一次电视讲话中无凭无据地指控西方袭击北溪管道,至今还没有任何西方政府认定俄罗斯是肇事方。
但是,许多西方观察人士将俄罗斯列为头号嫌疑人。
这两条北溪管道是俄罗斯国有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中文简称“俄气”)的财产。但俄罗斯怎么可能会攻击自家的两条甚至都没在运行的管道,从而失去欧洲能源问题上的筹码?对此,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加莱奥蒂(Mark Galeotti)在英国《旁观者》(The Spectator)杂志上写道:
“答案很可能是——这是一个警告。如果你想发出这样的信号:如果被逼升级行动,你可能会将外国的管道和其他海底资产也视为可攻击对象——作为全球互联网主干的水下电缆显然是担忧所在——那么更安全的选项是打击你自己的财产。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已警告说,任何蓄意破坏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行为都将得到‘最强烈的回应’。但当这些基础设施不是你的、没在使用、也不太可能在未来使用时,做出严肃回应的难度就加大了。”
《华盛顿观察家报》(The Washington Examiner)的国安事务撰稿人汤姆·罗根(Tom Rogan)写道:
“认为俄罗斯会炸毁自己的输气管道和相关天然气出口市场的想法似乎很荒谬。但那是因为我们在通过西方安全的视角来考虑这件事。而俄罗斯情报机构的文化为风险/收益评估上难以预料的行动和阴暗的戏剧性行为拍手叫好。此外,在袭击发生前,这些管道基本没在运行。俄罗斯2月入侵乌克兰后,北溪2号被德国彻底——尽管晚了一步——叫停。普京最近叫停了北溪1号,以此要挟西方削弱制裁。”
美国线上新闻杂志Vox援引欧盟-俄罗斯关系专家斯特凡·迈斯特(Stefan Meister)的话写道,“尽管欧洲天然气价格最近有所下降,但像北溪管道泄漏这样的冲击性的事件可能会再次扰乱能源市场,其所意味的后果次之,主要是作为一次提醒,能源形势是多么脆弱。”
迈斯特也强调,目前没在使用的输气管道对俄罗斯来说“几乎毫无用处”。
“这意味着(利用它的方式)就是炸毁它,从而影响天然气市场,”梅斯特在接受Vox采访时表示。“这不影响天然气供应,但更多的是影响心理因素。”
9月28日,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称,西方有关俄罗斯炸毁自己的输气管道的猜测是“非常可预见的,也是可预见的愚蠢”。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首先,北溪2号的两条线路都充满了天然气——整个系统都已准备好输送天然气,而且天然气非常昂贵......现在,这些天然气飘散在空中。”
“我们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兴趣吗?不,我们不想要这样,我们已经失去了一条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路线,”他说。
(同时请参阅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本篇文章的英文版。)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