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4:32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加沙战争一周年:看中国如何从中东的“对冲”玩家变成“楔入”者


资料照片:2023年7月23日,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马哈茂德·阿劳尔、中国外长王毅和哈马斯高级官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出席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一项活动。当天,王毅对双方达成《北京宣言》表示赞赏。
资料照片:2023年7月23日,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马哈茂德·阿劳尔、中国外长王毅和哈马斯高级官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出席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一项活动。当天,王毅对双方达成《北京宣言》表示赞赏。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这场规模最大、烈度最强的武装冲突已经进入第二年。这场战争始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发动恐怖袭击,造成以方1200人死亡,约250人被扣为人质。以色列随后的大举反击至今已造成近4.2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这块飞地上的230万人口几乎全部流离失所。

一年后,硝烟依旧,一朵更大的乌云看似正在覆盖中东上空。随着以色列继续在加沙作战,并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交火愈发激烈,国际社会越来越忧心中东地区再次燃爆全面战争。各国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各种外交努力,希望避免这场更大的腥风血雨。

过去一年中,近年来愈发深入中东事务的中国也对这场危机作了各种表态和外交努力。通过官方声明、外交活动和媒体叙事,中国一方面继续推动自己作为地区和平倡导者的形象,推动以巴停火,主张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同时也趁机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批评美国对以色列的军火支持,拉拢非西方国家,加速树立自己在“全球南方”阵营中的领导地位。

“北京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标志着其中东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对冲’(hedging)策略,即保持与区域各方的积极关系,到如今的‘楔入’(wedging)策略,即试图利用美国及其中东伙伴和盟友间的裂缝,”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两名资深研究员的乔纳森·富尔顿(Jonathan Fulton)和迈克尔·舒曼(Michael Schuman)写道

“楔入”战略也就是“某个国家试图以可接受的代价,阻止、瓦解或削弱威胁或阻碍自身发展的某个联盟的手段。

他们认为,中国更大胆的“楔入”姿态与习近平扩大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野心契合。

“中国扩大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全球南方,习近平似乎认为他的理念和领导力在这些地区会更受欢迎,”他们写道。“尤其自2021年以来,他更加公开地挑战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加深,并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倡议,旨在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因此,在中东地区获得影响力是中国更大地缘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全球南方争夺领导地位,重新塑造世界秩序,并削弱美国的霸权。”

对于中国中东战略的这一转变,这两位学者提出了“关键的问题”:“中国这种更为强势的外交策略,是会促进该地区的稳定,还是加剧不稳定?”

另一家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今年早些时候在深入分析中国自去年10月7日以来的官方声明和外交活动后表示:“尽管中国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和平倡导者,并向非西方国家表明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立场,但中国在实际行动上仍然不愿在当前冲突中承担实质性作用。”

美国之音带您回顾中国自新一轮以巴战争爆发以来,针对中东局势的官方叙事和外交活动。

官方叙事时间线

中国外交部首次回应

  • 中国外交部2023年10月8日首次回应以巴冲突:北京呼吁以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并强调“两国方案”,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平息以巴冲突的“根本出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023年10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再次强调“两国方案”,称中国希望“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通过政治方式实现全面妥善解决,使各方合理关切得到保障”。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态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23年10月12日在与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的通话中除了呼吁双方冷静、局势降温和落实“两国方案”之外,强调冲突的“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他强调“联合国有责任有义务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
  • 王毅在10月13日与欧盟最高外交官员博雷利举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后的共同记者会上和10月14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通话中也做了类似的表态。在与布林肯的通话中,他称“大国在处理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时,应坚持客观公正,保持冷静克制,带头遵守国际法”,并呼吁美国“切实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政治解决以巴冲突。

中国派遣中东问题特翟隽访问中东国家

  • 2023年10月15日,翟隽访问中东国家进行外交斡旋。他说,“我们工作的方向是停火止战、保护平民、缓和局势、推动和谈。”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首次公开表态

  • 习近平2023年10月19日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会见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时首次就以巴冲突公开发言。习近平呼吁尽快停火止战,强调“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王毅与以巴外长通话

  • 2023年10月23日,王毅在与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利基(Riyad al-Maliki)的通话中表示“对巴方特别是加沙人民的艰难处境深表同情”,并称中国“将继续站在国际公平正义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作出不懈努力。”
  • 王毅在同天与以色列外长埃利·科恩(Eli Cohen)的对话中表示,“各国都有自卫权,但应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安全。当务之急是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避免导致更严重的人道灾难。”
  • 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文章认为,两通电话相比之下,王毅与巴勒斯坦外长的讲话显得温暖许多。该文特别注意到王毅对以色列外长说:“只有秉持共同安全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安全。” 当中的“共同安全”理念正是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主题。“近年来,北京频繁运用这一论点批评美国及其盟友,指责他们在追求‘单边安全’的同时忽视了‘共同安全’的重要性,并借此为莫斯科、平壤以及其他被西方围堵的‘受害者’提供外交支持,”布鲁金斯学会的三名研究员写道。

王毅在北京会见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

  • 2023年11月20日,王毅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沙特、约旦、埃及、印尼和巴勒斯坦外长以及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
  • 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们特别注意到,王毅在会谈中强调,外长代表团“将中国作为国际斡旋的第一站,表明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体现了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优良传统”。王毅说,这意味着“中国是广大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好朋友、好兄弟。”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特别峰会上发言

  • 2023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巴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发表讲话。
  • 除了继续强调落实“两国方案”和停火止战、人道援助等立场之外,习近平强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

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2023年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为解决以巴冲突提出五点建议,其内容基本就是习近平和王毅此前所表述立场的浓缩。
  •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强调“在联合国主导和组织下”促进以巴和平调解和会谈,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不再提及中国促进以巴和解的角色。2023年4月,时任外交部长秦刚在与以巴外长的通话中称,中国愿意为以巴和谈“提供便利”。
  • (注:下文将提及,中国在2024年7月转而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对立政党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和解)

中国在安理会否决美国提出的停火决议

  • 3月22日,中国和俄罗斯否决了美国在安理会上提出的一项关于以巴问题的决议草案,导致其未能通过。草案中提到“立即和持续停火以保护各方平民”是“当务之急”,但这似乎并没有让一直呼吁“停火止战”的中国满意。中国代表团指责美国在停火问题上“玩文字游戏”,为停火设置释放人质的先决条件。
  • 美国代表团指责中俄玩“卑劣政治”。“毫无疑问,美国支持停火。我们知道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通过谈判达成释放人质的协议美国表示,”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表示。“中俄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外交,只提供说教,但更糟糕的是,他们继续庇护哈马斯。”
  • 中国至今尚未就10月7日的恐怖袭击谴责哈马斯。

中国邀请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北京磋商和解

  • 2024年4月,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北京磋商,实现巴勒斯坦的内部和解。

习近平访问法国并磋商中东问题

  • 2024年5月5日,习近平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商讨中东局势,并发表了《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当中除了呼吁可持续停火、保护平民、人道援助、“两国方案”之外,特别“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建设定居点的政策”。声明中说称“该政策将对持久和平以及未来建立有生存能力、领土连贯的巴勒斯坦国的可能性构成重大障碍”。习近平和马克龙共同表示,“加沙的未来治理不能与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巴以冲突的全面政治解决脱钩”。

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重审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 联合国大会5月10日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建议安理会重新“从有利角度”审议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借此批评美国称:“令人遗憾的是,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于4月18日被美国在安理会无情否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一再行使否决权,无理阻挠国际社会为解决巴勒斯坦长期遭受历史不公所作出的努力,不符合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北京举行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

  • 2024年5月30日,北京举行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习近平在开幕式演讲中提到中东局势称:“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他表示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将向加沙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

中国促成哈马斯与法塔赫和解,发表《北京宣言》

  • 哈马斯和法塔赫7月23日在北京签署协议(又称《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共同组建一个临时政府,管理加沙和以色列目前占领的约旦河西岸。
  • 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认为,中国的这一尝试能否对中东局势的缓和有实际作用伤不确定。“中国此举可以增强其一贯宣扬的和平缔造者形象,但通过接纳哈马斯,中国实际上可能使以色列在未来的协议谈判中很难认真与巴勒斯坦进行对话,”他们写道。

尚未谴责哈马斯的北京谴责对哈马斯领导人的暗杀

  • 哈马斯7月31日证实其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遭暗杀,并称是以色列所为。以色列没有声称对此事件负责。
  • 中国外交部8月1日谴责了暗杀行为,并表示“对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深感忧虑”。

以色列炸死真主党领导人,中国表示反对

  • 9月27日,以色列在对黎巴嫩贝鲁特的空袭中炸死了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中国外交部在9月29日的回应中称“反对侵犯黎巴嫩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并且“敦促当事方特别是以色列立即采取措施推动局势降温”。

王毅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中东问题高级别会议

  • 9月27日,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中东问题高级别会议并致辞。除了强调中国一贯的立场并宣扬中国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之外,也隐晦批评美国,强调“对当事方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要拿出真诚、负责任态度,为平息战火发挥更多建设性作用”。他在发言的最后再次强调“中国是中东国家的战略伙伴,始终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中东发展的贡献者”。同时再借机暗批美国:“中国从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从不在中东地区圈划势力范围,从不利用热点问题谋求地缘私利。”

媒体叙事

中国官媒在中东问题的叙事上更直接地放大了中国是“中东人民真诚的好朋友”,美国是“自私自利的拱火者”这一叙事。《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等媒体频繁发布文章,纷纷强调美国在中东冲突中的责任,将美国刻画成中东地区不稳定的主要推动者。

  • 《环球时报》在哈马斯恐怖袭击次日便发文表示,以巴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在袭击发生后迅速“选边站”支持以色列是“火上浇油”的行为。文章还称,“这次巴以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再次证明了美国和西方以‘和平’为幌子,追求绝对安全的手段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 《人民日报》在2023年10月22日援引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当中充斥着“美国拱火添油”、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呼唤战争”和“美国是导致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存在的幕后黑手”等观点。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健今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微信被广为传阅。这篇发表在《专家笔谈: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栏目中的文章计划亮明了中国在中东战略上愈发采取的“楔入”立场,以及官方最爱的“东升西降”叙事——

  • “美国在处理乌克兰和巴以两场危机过程中显示出其源于霸权主义原则的政策路线和实力的局限,也让‘全球南方’进一步看清了美国的霸权面目,继而对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产生质疑。 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期盼出现新的国际秩序,它们纷纷提出保持自主性的主张,渴望掌握和规划自己的命运,那些长期受制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更多将目光投向了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等非西方国际合作机制。这加速了美国领导权的衰落,‘这一趋势在 2024 年可能会变得更糟’。”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