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已经不再只是中国的问题,它正在通过在华运营的跨国企业将这种疲软状态传导至世界各国和各个行业,这些跨国公司本身的成长和盈利前景也变得更加暗淡。
这类企业种类繁多,涉及各个行业,从销售汉堡的全球快餐连锁店到汽车制造商,其中许多都在咬紧牙关,为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进一步恶化做准备。
路透社在星期五(8月2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和就业市场深度萧条让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失去了昔日的活力,世界经济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巨大变化。
咖啡连锁店星巴克(Starbucks)、通用汽车(GM)以及受到对华出口限制影响的高科技公司等许多企业都对中国经济的疲软程度感到震惊。路透社指出,中国政府提振经济的措施迄今为止效果不佳,个人消费低迷的状态至今没有出现明显的起色。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他们不是无钱可花就是有钱也不敢花。
“现在市场很困难。坦白讲,这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公司在那里亏损资金的额度是不可能无限期持续的,”路透社引述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Mary Barra)上星期的话说。通用汽车中国分公司已经从通用汽车的一个盈利火车头转变为财务负担。
中国GDP今年第二季度的增幅低于预期,审慎的中国家庭都攒钱还债,从而导致中国零售业销售在6月份下滑至18个月来的新低,而商家则被迫削价竞争,商店里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在降价,从特斯拉、宝马和奔驰汽车到食品和服装。
中国政府上个月推出了一些措施以提振经济刺激消费,其中包括鼓励设备更新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但目前看来没有多大的效果。
一些分析人员警告说,除非进行结构性改革,让消费者在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否则,目前的政策只会导致停滞和通缩风险的长期化。
路透社引用LPL金融控股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昆西·克罗斯比(Quincy Krosby)的话说,“(我们)对北京没有推出帮助扩大经济基础的刺激措施有着严重的关切。”
“美国公司现在很难将中国市场视为一个可靠的伙伴,”克罗斯比说。
苹果公司(Apple)上个季度在中国表现不佳,手机销售下滑6.5%,跌幅大大超过预期。中国是苹果公司第五大收入来源。
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L’Oreal)表示,中国化妆品市场进入2024年下半年销售仍呈轻微下滑,而且看不到消费情绪上涨的迹象。
其他一些受到冲击的消费品公司包括星巴克、麦当劳(McDonald’s)、宝洁(Procter & Gamble)、万豪酒店(Marriott)等。它们专门为中国国内旅游需求不够旺盛而发出过收入警报。连包括路易威登(LV)、古驰(Gucci)、博伯利(Burberry)和雨果博斯(Hugo Boss)在内的奢侈品制造商也对中国市场收入下滑发出警告。
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黄益平近日在一场公开演说中,特别敦促中国政府加强财政刺激,改变“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理念,采取刺激消费措施,甚至直接向民众发钱。
黄益平指出,中国政府过去几十年的宏观政策都是以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著称,但是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力度偏小,“这看起来多少有点奇怪”。
黄益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面临较为严峻的过剩产能挑战,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很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
他建议政府,短期的政策方向应把追求温和通胀的重要性提高到与追求中速经济增长同样的地位,设定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长区间(2%至3%),明确政策目标。他还呼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尽快落实已经安排好的财政开支,其中包括“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和“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本文部分内容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