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表示,尽管美国国会尚未批准为乌克兰提供新的资金,但美国仍决心向乌克兰提供抵抗俄罗斯侵略所需的资源。
“美国不会让乌克兰失败。这个联盟不会让乌克兰失败,自由世界也不会让乌克兰失败,”奥斯汀在德国举行的乌克兰防务联络组(UDCG)本月会议开始时说。
这是奥斯汀因12月下旬的前列腺癌手术并发症而于1月1日住院以来的首次国际旅行。乌克兰防务联络组汇集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官员,以协调各国支持乌克兰的努力。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440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在此期间,盟国和伙伴也承诺提供超过440亿美元。
但美国军方已经用完了国会批准的用于补充其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库存的资金,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领导层迄今拒绝将新的援乌计划付诸表决。
“我们的盟友没有办法真正联合力量来弥补美国支持的缺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国防官员在乌克兰防务联络组会议之前说。
据官员们说,不仅美国国防部没有为乌克兰提供的资金了,美国国务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努力也存在资金缺口,如果没有国会的额外资金,这个缺口到本财年末将增长到至少120亿美元。五角大楼此前承认,美国军事武器的资金缺口约为100亿美元,这笔资金是用于替代已经运往乌克兰的武器。
除了100亿美元的武器补充资金缺口外,美国驻欧非两大陆的陆军部队公共事务主任马丁·奥唐奈(Martin O’Donnell)上校对美国之音(VOA)说,美国陆军欧洲和非洲司令部目前还超支了约5亿美元的预算,但继续自掏腰包支付对乌克兰人的培训和其他援乌任务的必需品。
他补充说,如果没有国会的补充资金,到本财年末,这一缺口将增长到至少20亿美元。
乌克兰军队继续在东部反击俄罗斯军队,同时在黑海对俄罗斯军队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并击落了俄罗斯战机。然而,那位高级国防官员补充说,在朝鲜和伊朗的帮助下,莫斯科大幅提高了其国防生产能力,迫使乌克兰因弹药短缺而在一些战斗中撤退。
“乌克兰在战场上严重处于火力劣势。我们收到了前线乌军弹药被迫定量配给使用甚至耗尽的报告,”这位官员说。
奥斯汀周二感谢乌克兰防务联络组成员深入挖潜资源,为乌克兰提供重要的安全援助。他称赞捷克共和国最近为基辅采购了80万枚炮弹。他还强调了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的新贡献。
上周,美国宣布了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对乌克兰的首轮新军援,国防官员称这是通过美国陆军节省采购费用而做成的“临时”一揽子计划。
那批军援价值最高达3亿美元,将为乌克兰提供即时防空、火炮和反坦克能力以及更多的用于“海马斯 ”(HIMARS) 火箭发射装置的弹药和155毫米炮弹。但官员们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未来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采购经费节余来提供另一批大额援助。
“这对乌克兰来说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我们迫切需要国会批准国家安全补充拨款,”这位高级国防官员说。
在这次乌克兰防务联络组会议期间,对弹药和防空的重视可能会像以往一样强烈。官员们说,乌军需要拦截系统来部署各种防空系统,他们在试图抵御来自俄罗斯的一波又一波攻击时耗尽了这些系统。
联盟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组织乌克兰防务联络组向基辅提供武器和装备,该组织的成员组成了能力联盟,以确定提高基辅效率和削减成本的方法。
国防部官员说,奥斯汀部长计划周二在联盟领导小组特别会议上,首次召集所有能力联盟的领导人和共同领导人会议。
空军能力由美国、丹麦和荷兰共同领导。装甲能力由波兰和意大利共同领导。炮兵能力由法国和美国共同领导。排雷工作由立陶宛和冰岛共同领导。无人机能力由拉脱维亚和英国共同领导。信息技术由爱沙尼亚和卢森堡共同领导。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由德国和法国共同领导,海上安全则由英国和挪威共同领导。
批评人士:应更助重非常规作战
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战争新规则》(The New Rules of War)一书的作者肖恩·麦克法特(Sean McFate)等批评人士对美国之音说,国际社会正在把钱投入到昂贵的军事援助中,而这在现代战争中不足以致胜。
“击退俄罗斯闪电战的不是常规战争。而是乌克兰的游击战,”他说。“乌克兰本来正在赢得这场非常规的战斗。但是在2022年秋天,他们决定对俄罗斯采取常规行动,这在战略上是愚蠢的。”
麦克法特补充说,在他看来,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常规战争武器是“精神失常的战略定义”。
他说,相反乌克兰及其盟国需要考虑非常规的方式,利用这些非常规的力量击败俄罗斯,例如游击战和更直接深入俄境内的行动,以营造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负面看法。
“使用常规部队来守住防线,但不要给他们投资来制造一场耗费资源的攻势,”麦克法特告诉美国之音。
“M1A1艾布拉姆坦克和F-16战斗机......将在战场上赢得战术性的胜利,但我们都知道,你可以赢得每一场战斗,但却输掉战争,因为战争的胜利是在战略层面上赢得的,而不是在战术层面上赢得的,”他说。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