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34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美国之音中文网发展历程(1)


2005年6月17号中文网截频
2005年6月17号中文网截频

——美国之音中文网从无到有,凝聚网编心血

目前美国之音中文部网络组负责人方远是最早参与创建中文网的人员之一。他回忆道,美国之音的中文网最早是在1997年创办起来的 ,不过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和美国政府的政策规定,当时的中文网充其量就是一个文字的平台而已。

方远回忆说:“当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做网页的,也没有这个技术力量,中文网当时是挂在整个美国之音网下面的一个单一的页面。从当时来看,整个网络都是处在初级阶段,当时网页只是登了一些新闻、一两篇深入分析的文章,页面很简单,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第一是当时技术有限,第二是美国政府要求政府的网页要简单明了,不要有太多图案图像等等的东西。”

*初期只是邮寄新闻电邮*

中文部资深编辑张光华在1999年也参与到了网络建设的队伍中,不过当时他负责的只是把每日中文部的新闻转换成电子邮件寄给那些已经有电子邮箱的听众。张光华回忆说:“当时很多人上不了我们的网,但是他们有电子邮箱,他们想知道我们每天的信息是什么。1999年5月的时候,我们每天把十来条新闻经过简化,用这种方式邮寄给听众,因为如果邮件太大的话,对方的邮箱收不到”

张光华表示,当时电邮新闻时也碰到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不同的用户用是不同的操作系统,有时候中文部把新闻邮件寄 出去,用户看到的是乱码,或者是没有内容的白纸一张。在经过多方调试后,中文部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中文系统,这才解决了乱码的问题。

张光华回忆说,当时一开始,要求邮寄新闻的听众大概只有二十多人,但是在很短时间内,这项服务很快得到听众观众和网友的认可。他说:“很多听众很喜欢我们这种提供新闻的方式,就问我们可不可以寄带声音的(广播)节目给他们。在90年代后期,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没有办法把两个小时的节目寄 出去。所以当时的服务是非常有限的,只能以文字为主,但是获得很大的反响,因为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每天你把信箱打开就可以看到美国之音的信息。这在90年代后期算是相当先进的一种新闻服务。”

*新闻电邮的成功为中文网正式推出创造条件*

张光华表示,正是由于邮寄新闻服务的成功,才促使了后来中文部网络组成立和独立中文网的创建。张光华回忆道:“当时中文部通过电邮传送信息的做法得到了美国之音高层的重视,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特别拨款希望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服务,那时候就开始增添器材和人员,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事情都非常兴奋。”

2001年9月,中文部正式推出美国之音中文网,成为美国之音总网下面一个独立的子网。虽然中文网要遵循美国之音新闻网管理的一些规则,但是中文网自己仍有一定的灵活度,比如可以由中文部自己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可以制作一些专题节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改。

*新网推出第一天碰上911事件*

让中文部网络组的工作人员们始料未及的是,在新网站推出的第一天,他们就碰上了震撼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当时还只是网络组一名普通编辑的方远回忆说:“我记得我自己设计的双子大楼被攻击的图案被当作911专题节目的图标。(新网站推出第一天,)正好碰到这种大事件,我们的网页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候虽然还没有开始统计流量,但是很多听众观众来信并在广播里说,他们在网站上看到我们911的报导。这是中文部作为(美国之音)子网站第一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已经成为中文部网络组负责人的方远表示,和其它网站一样,美国之音中文网也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面多平台发展的一个过程。方远表示,中文网长期一直在思考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上表现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内容的同时,超越广播的内容,给听众观众及读者带来更多的信息。

*确立发展目标*

方远说:“我们的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的思路,比如一开始我们只是用几篇广播的文章,那时候谈不上什么战略和规划;后来我们有自己的网站后,再加上人员配备比较充足,还有技术人员可以做网页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开始考虑,我们的网页是要跟着广播走,还是要离开广播。后来我们决定不要跟着广播走,在911以后我们决定尽量脱离广播走。”

方远表示,在网络进入多媒体时代后,这个脱离广播的模式得到验证,当时网络组工作人员们基本达成一致看法,那就是:美国之音中文网不应该只是反映中文广播的内容,而是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