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05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亚洲粮食供应需要区域合作


菲律宾农民收割受到台风损害的水稻
菲律宾农民收割受到台风损害的水稻

亚洲的粮食价格在上涨,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粮价,包括限制价格或是禁止出口。但是,各国政府各自为政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加剧这个局面。

受干旱、洪水、供应短缺和需求上涨等因素的驱动,最近几个月亚洲的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 专家们说, 由于中国遭遇干旱, 粮价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

因为上述原因,亚洲一些国家政府已经采取措施确保各自国内的供应。 从2007年开始,印度就禁止向海外出口小麦。尽管这一季,印度取得了粮食丰收,政府继续在囤积小麦。

世界银行这个星期警告说,粮食价格目前已经达到了“危险的水平”,导致4400万人口陷入贫困。世界银行行长佐力克敦促各国政府不要禁止出口或是控制粮食价格。他说,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局势恶化。

松波克次(Katsuji Matsunami)是亚洲开发银行中东亚局农业、环境与自然资源处处长。他说,世界现在已经意识到粮食供应岌岌可危,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松波克次:“由于极端的气候因素,干旱和洪水等等,粮食供应系统非常脆弱。过去几十年,我们虽然有足够的资金、力量和知识,但是却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防止亚洲广袤的平原免遭洪水侵袭,让小农场主免遭气候的影响。我们本来可以这么做的,但是却没有做。”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亚洲和太平洋部的首席经济学家库马尔(Nagesh Kumar)说,各国农业政策不得力也是造成粮价上涨的原因之一,“由于过去20年,各国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忽视,供应无法与上涨的需求保持一致, 因此农业产出基本停滞。”

*农业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例锐减*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农业“绿色革命” 得到亚洲各国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日渐增长的人口和工业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田被用来建造房屋和工厂,农业产出逐年下降。

根据亚洲基金会去年发布的粮食安全报告,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从1970年的38.6%下降到2007年的14.5%。在中国,这个数字则从1970年的35%下降到2007年的11%。

尽管亚洲的一些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但是全球64%的营养不良的人也居住在这里。

为了应对预期的粮食供应短缺,中国政府承诺向农民提供资金用于麦田灌溉、小麦和玉米的种植,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中国还拨款1亿8千万美元帮助购买新的农业设备并拨款10亿美元用于抗旱。

*限价可能助黑市 囤积会使粮价涨*

除此之外,中国还对一些食品价格进行了控制,以应对通货膨胀。 中国一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9%。

在泰国,由于洪灾造成国内棕榈油的生产量严重下降,泰国政府对棕榈油进行了限价,价格定为每升1.5美元。

不过,库马尔说,虽然政府有必要对价格进行干预来帮助贫困人口,但是,限价这样的措施可能会推动黑市的活动。

库马尔:“如果在限制价格的同时制定一些法规,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 这将会非常的有效,尤其是在投机或囤积居奇推动价格上涨的时候。”

但是,各国政府各自为政的措施可能会使局势恶化。2008年初,粮食价格上涨了两倍以上, 柬埔寨、越南、印度和中国因为担心供应,禁止大米出口。 同时,粮食进口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增加粮食储备,导致粮价进一步上涨。

他说, 2008年的时候,粮价飙升背后并没有什么实际原因,
“一些专家说, 各级都出现了囤积现象。 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各种限制性贸易措施的出台,比如出口限制等等。”

*亚洲唯印度限制出口*

到目前为止,除了印度之外, 亚洲其他国家政府还没有对重要商品的出口进行限制。印度种植小麦的农民正在敦促政府允许他们向海外出口,这将有助于增加全球的粮食供应。

由于粮食丰收,以及亚洲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菲律宾的需求减少,大米的价格有望转向温和。

松波克次说,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有助于防止粮价的波动。他说,如果各国政府对粮食供求进行更好的沟通,这也有利于粮食贸易。

松波克次:“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粮食贸易是在各国政府之间进行的。是否有一个多边平台让进口国和出口国坐在一起磋商?他们没有必要分享各国的最高机密,但是,他们是否可以坐下来随便谈谈? 比如,你对未来的前景怎么看?你对你们国家的大米市场怎么看? 这样的一个论坛并不存在。”

专家们建议在亚洲设立区域性粮食银行。这样,各国在粮食短缺的时候可以从银行中提取,以防止粮价突然上涨。

东盟十国、中国、韩国和日本已经建立了粮食储备系统,但是这只是未来满足紧急人道需求。

由8个成员国组成的东南亚区域合作2007年达成了一个协议建立区域性粮食银行,不过,这个银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面运行。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