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海人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能在上海举行而感到骄傲,并希望为它的成功召开做出贡献。但是,不少市民抱怨说,世博会门票太贵,他们负担不起。
*“世博人家”训练有素*
为了在世博期间更好接待海外游客,上海借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推出了“世博人家”和“世博农家”。
46岁的魏爱国一家成为入选首批500家“世博人家”中的一个。他说,“世博会不仅仅是国家的世博会,也是人民的世博会,也是我们的世博会。我们作为主人,接待客人这是应该的。”
魏爱国住在静安区一栋100平方米的公寓内。他不负责外国客人的住宿,只接他们来家里作客。他说,他希望展现普通上海人家的日常生活,因此没有太多准备要做。
不过,他们需要接受培训。魏太太已经上过一课。她告诉记者:“主要是讲一下礼仪嘛,就是接待中的一些禁忌事项讲得比较多。比如说,我们上海人比较喜欢吃螃蟹、大闸蟹。我们贵宾来的话,都是买大闸蟹,就是最高的礼仪。有些国家的人不太习惯吃这种东西,就是说,建议我们如果接待那样的国家的(人)就不要用这种东西来待客。”
魏爱国一家人的热情反映出许多上海人期待世博会的心情。
*睡衣上街和排外现象减少*
在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一位76岁老人告诉美国之音,他为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感到骄傲。他说:“那是中国人的骄傲。原来人家看不起我们祖国的,现在我们自己能举办。这是了不起的事情,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事情。上海人更应该配合了,做好了。”
一位30岁上下的年轻人也表达了同样心情:“能承办这样一个活动,等于说是我们上海的一个骄傲,证明上海的一个总体的实力。办了以后,上海的各方面的一些体制、一些管理、或者政府的处事的一些(方式)跟国际上接轨,还是比较有推动的。”
一些市民表示,在筹备世博会的七、八年间,上海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说,城市更加清洁了,道路拓宽了,饮食更方便了,新建筑拔地而起,人的面貌也改进了,夏天穿睡衣睡裤上街的人少了。
有位市民说:“原来是穿短裤、裤衩、拖鞋,踢里蹋啦就出来,男的就背心,女的就穿件薄薄的睡衣出来。现在少了。宣传了好多、好长时间了,算算也两三年了。现在改少了。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空调,也穿长衣长衫出来。”
预计,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多万海内外游客莅临上海,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国内。因此,国内游客是否能受到很好接待,也成为衡量世博会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过去,中国北方人对上海人颇有意见,认为上海人“欺生”、“排外”。一位长者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现在好像没有了:“以前,你说的是事实。现在,上海都是外地人撑世面的,山西、温州来炒房,广东来搞饭店,浙江、江苏、山东集团来铺路修路,都是他们,真正上海人起不了多大作用。现在上海(人)感觉到上海的建设离不开外地人。上海移民很多的。以前排外,看不起外地人,现在不是了。”
*票价、房价、拆迁引起怨言*
不过,不少市民抱怨说,虽然世博会在家门口举行,但是昂贵的门票将把他们隔在世博大门之外。
他们说:“我想看,我看不起。一张门票140(元),只能看一天。一天看得过来吗?”“有个遗憾,这个门票,我们老人受不了。一百多块一张啊,去个三四次呢,就是四五百块。我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不过两千左右。”
一些市民怨言更大,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世博。一位出租车司机说,他一家三口住在一个仅有15平方米的老旧公寓内,条件很差:“它开世博会,和我有什么关系?把老百姓的钱都花光,有多少投资下去呀?造多少场馆?道路建设,什么都要搞,都是钱。这个钱,你(应)用在改善住房、改善医疗、改善学生上学。表面看很好,人家外地来,哎呦,上海高楼林立,不是为老百姓建。”
由于世博建设而引发的拆迁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几天前还有100多人聚集在市信访办前要求解决好拆迁问题。
*城隍庙摊贩期待世博会*
不过,对于买卖人来说,世博会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期待的。在老城隍庙,一位炸臭豆腐的师傅说,世博会将给他带来更多生意。
记者:“世博会期间,是不是人会更多啊?”
小贩:“那肯定多,我们家还有个店是在世博会呢。我们世博会开的店,跟这个店一样大的。”
记者:“期待不期待世博会?”
小贩:“那肯定期待了。世博会欢迎你们啊!”
为期半年的2010年世博会将于5月1号在上海开幕,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将是159年的世博会历史中,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