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0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分析人士解析习近平对拜登发出的信息:重点是与美国缓和关系


2023年11月15日,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塞德费罗丽庄园的花园里散步。(美联社照片)
2023年11月15日,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塞德费罗丽庄园的花园里散步。(美联社照片)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三(11月15日)在旧金山会晤。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希望通过缓和立场和减少对抗的语气来缓解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在官方发表的新闻稿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没有超越或取代美国的计划,他还指出,中国没有输出其意识形态,显示出其地缘政治野心的范围明显缩小,”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政治学者宋文笛(Wen-ti Sung)在一份书面回应中告诉美国之音(VOA)。

他说,这些信息与习近平之前宣称的“东升西降”形成鲜明对比。

在周四(11月16日)发布的官方声明中,习近平强调了北京和华盛顿避免对抗的重要性,称“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

“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他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除了强调避免冲突的必要性外,习近平还表示,“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也不搞意识形态输出”。

他提出了北京和华盛顿管理双边关系的五项原则,呼吁双方树立“正确观念”,共同管理分歧,推进互利合作,承担大国责任,促进人文交流。

“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习近平说。

一些专家表示,习近平的声明中强调的要点以及会议前北京的其他努力都表明,中国政府希望将拜登和习近平之间的会晤定性为成功。“我认为(北京)的总体反应是坚定而积极的,”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高级中国事务分析师萧嫣然(Amanda Hsiao)在电话中对美国之音说。

在她看来,中国政府希望塑造出它仍然把握着双边关系的形象,但它也在向美国呈现开放的态度。“(北京希望表明)它正在向美国展现出改善关系的姿态,但是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她说。

虽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北京通过这项声明透露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解和积极的,但另一些人则表示,这仍然反映了中国对华盛顿可能试图影响其治理体系的疑虑。

“提到不改变彼此的制度,表明中国怀疑美国正在改变其共产党主导的制度,”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Singapore University)政治学家庄嘉颖(Ian Chong)在一份书面回应中对美国之音说。

习近平强调共同利益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了两国的“共同利益”。

他说:“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当前形势下,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

但是他批评美国对高科技的出国管制。习近平说:“中国的发展是以创新驱动的,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内生逻辑,是外部力量阻挡不了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宋文迪认为,中国之前的强硬外交姿态是对本国经济不利的。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的经济困境也许跟上了它的外交言辞。”

他说,习近平的这番讲话释放的信息显示,华盛顿的管控措施有可能迫使北京“转回更为和缓的姿态”。

试图减缓台海紧张局势

尽管中美在台湾议题上持续紧张,但习近平在与拜登的会晤中仍然简要谈到了这个话题。习近平说,“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与之前关于台湾的声明相比,国际危机组织的萧嫣然表示,习近平周三的讲话相对简短。“过去,你会看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表述很长,但这次语气不同,”她告诉美国之音。

在她看来,北京的最新声明更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在台湾议题上对美国的要求。“我认为,我们从这份新闻稿以及美国方面所看到的情况表明,双方正在寻求在台湾问题上缓和局势,特别是因为台湾即将举行选举,这可能会给两国关系带来未知数,并可能看到紧张局势爆发,” 萧嫣然说。

虽然来自中国的信息似乎更加积极和缓,但是萧嫣然说,美中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

“即使中国继续说它认为这不是一种竞争关系,但这仍然是一种竞争关系。它将继续把华盛顿视为现实中的关键竞争对手,”她告诉美国之音。

她认为,拜登与习近平会晤的最大成就是为明年将要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提供了一些保护,包括台湾和美国的总统选举。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