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那么由金发碧眼的美国人来扮演美猴王是不是很有趣呢?美国人会喜欢孙悟空吗?
*中国的故事美国的演法*
如何把中国古典文学介绍给西方人、如何让他们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是一个难题,是挑战。
不过,难是难,总要去尝试,而且可能还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美国乔治亚州肯尼索州立大学推出一部用英文演出的孙悟空,在美国上演后又带到了中国。该剧的策划人、肯尼索大学教授兼美术设计师陈明说:“2005到2006年是肯尼索大学的中国年,我们想制作一部中国戏,带回中国。我们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太象中国戏,带回去就没有意思,但是纯粹的美国戏呢,中国观众可能一下子不能理解。我们就想来一个折衷,中国的故事,美国的演法。”
于是,他们选择了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对西方人来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能让人看懂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戏剧系学生Aaron Blowers击败了100多个竞争者,在剧中扮演孙悟空。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善良、正义的化身,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那么在Aaron的眼里,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Aaron说:“孙悟空是谁?我觉得他是一个具有儿童性格的成年人。他担负着很大责任,但是内心深处,他还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他喜欢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很有趣的一点是,他的内心和灵魂深处具备承担责任的技巧,但是缺乏知识和经验。”
Aaron觉得孙悟空会常常犯错,但是他的智慧和聪明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加入现代西方调味料*
但是要根据这样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由西方人来演出,如果严格忠实于原著,那么势必会让中国人觉得平淡无味。
于是编导人员大胆在剧中加入了一些现代西方的调味料。
看看剧中的人物:观音菩萨、玉皇大帝、海龙王这些听起来还有点耳熟,可是爱博猴、缝纫部长、宾尼猴、部长总监、爱格娜斯章鱼?这些真的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吗?
*保留东方宗教和哲学理念*
策划人陈明说,他们所作的最大的改动就是把它变成一个现代故事,但同时保留了东方宗教和哲学理念。
陈明说:“就是以美国人的眼光看中国的角色,服装、布景都有当代特色,并不完全忠实于原作。因为要考虑到美国观众,我们不但要把它带到中国,首先要在美国演出,要让他们看得懂。”
肯尼索大学这出别出心裁的孙悟空不但在当地演出大受好评,他们还把这出戏带到上海,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的60周年校庆。美中两国的观众对这出戏的反应也很有意思。
Aaron说:“坦率地说,美国人对其中的哲学、道教、佛教的东西不熟悉,所以他们要努力地思考才能欣赏这部戏,有很多情节他们觉得很难理解;而在中国,因为人们对这个故事很熟悉,他们不用思考下个情节如何,所以他们可以更集中精力去欣赏其中的幽默、舞蹈、制作当中的细节。”
Aaron说,如果有机会重新编排,应该有两个剧本,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剧本适合于两种文化,比如给美国观众演出的剧本应该更忠实于原著。
*涉及美国中国共同价值观*
策划人陈明教授强调,他们的剧本不仅有欣赏价值,而且涉及到了现代美国和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共同的价值观,例如人们对生命、物质和权力的追求,这部戏里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是“物质相对于精神”和“权力相对于责任”,这对美中两国都有现实意义。对美国观众来说,欣赏这部戏的同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另一种文化、宗教、哲学;而对中国观众来说,通过演出,他们学到了美国人的艺术表达方式、美学观点、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
扮演孙悟空的Aaron说,这次演出对他本人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他说:“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东方是我最喜欢旅行的地方。可惜现在我不会中文。将来有机会我想学。我读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书,以后我一定要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