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电影《英雄》在美国曾荣登周末卖座率的榜首。电影业专家们认为,亚洲电影不仅在美国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在国际上的曝光也帮助那些电影制片人在国内获得声誉。纽约不久前举行了一个亚裔美国人国际电影节,展示了一些亚洲最好的电影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从耗费很多钱拍摄的上座率很高的巨片到学生摄制的实验性影片和震撼人心的记录片。
亚裔美国人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了27年。这个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专门宣传亚裔电影制片人。亚洲电影在美国日益受到欢迎,这次电影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电影节主任戴安娜·李说,美国观众正在对亚洲电影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亚洲电影肯定是越来越受欢迎。我认为,美国人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接受亚洲电影。毫无疑问,亚洲电影在美国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中国功夫片《卧虎藏龙》在影评界和票房收入方面获得很大的成功。另外,像成龙和李连杰那样的亚洲演员在好莱坞影片中领衔主演,这些都是促使亚洲电影日益受到人们欢迎的因素。
今年的亚裔美国人国际电影节一共放映了123部故事片、短片和记录片。它们包括日本、阿富汗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电影,还有一些亚裔美国人制作的影片。
*记录片揭开阿富汗面纱*
其中最突出的是一部记录片,名叫《揭开阿富汗的面纱》, 影片描述了当代阿富汗女性遭遇的困境。电影镜头随着一组年轻的阿富汗女记者前往阿富汗偏远地区,展示了阿富汗妇女的痛苦和牺牲,同时也表达了长期受压迫的阿富汗妇女的心声。其中一位记者梅尔里娅·阿齐兹解释说:“塔利班掌权时,女性不能走出家门工作,更谈不上像我们这样外出旅行。这是我们用自己的摄影机来战胜压迫的大好时机。”
正如《揭开阿富汗的面纱》这部记录片让世人看到了阿富汗妇女的艰苦生活一样,这次电影节也放映了一些非常需要让国际观众看到的其他影片。
新加坡导演陈子谦想要通过表现新加坡的黑暗面,来平衡这个“城市国家”的形像,他把这形像称为“带空调的乐园”。
陈子谦的第一部故事片的名字是《十五》。他在这部电影中显示了一批对现实不满的青少年的真实生活。他没有聘用演员,而是让一群真正的高中生帮派团伙来演出。这部片子反应了这些年轻人的无助和绝望。其中一个主要人物是名叫伟恩的15岁的男孩,他谈到他在离开学校,服完义务兵役之后对未来的计划时说:“ 等这些结束之后,我就去找份工作,然后就苦熬到死吧。如果运气好,我或许会遇到一位梦寐以求的女孩,然后跟她结婚。要是两人合不来,那我们就申请离婚。这是生活!我能有别的选择吗?”
陈子谦在2002年被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评选为“年度最佳青年艺术家”。他说,电影制片人通常得先在海外赢得称赞,然后才会被国内接受:“说来很好笑,因为电影制片人往往首先要在海外得到较多的认可,然后才会被自己本国人接受。”
*中国制片人注意当代故事*
就像这位新加坡导演一样,中国的电影制片人也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代的故事上。两部由四川的学生拍摄的短片就突出了这样的趋势。为电影节挑选部份影片的罗杰.加西亚说,前几代的中国电影制片人都是以历史为题材,而今天的中国电影制片人对反映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事迹很感兴趣。加西亚说:“中国正在迅速现代化,中国社会正在改变。中国的传统有没有在这些变化中消失的危险呢?中国的电影制片人现在实际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每天的生活现实和他们自己的经历上。”
加西亚补充说,像这样的电影节为这些年轻电影制片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论坛。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超越国界,接触到外国观众的时候,他们会从中受到重大的鼓舞。 电影展主任黛安纳·李说,美国观众也许正在接受亚洲电影制片人,但是美国主流社会仍然在设法理解亚裔美国人制作的影片:“对亚裔美国人和亚洲人的区别仍然存在着误解。当观看一部由一位亚裔美国人拍摄的影片时,美国的主流观众感到难以理解影片的含义。他们可能在你究竟属于那个种族的问题上不十分理解。”
加西亚·李女士说,电影节和其它组织必须继续突破国界限制,教育观众,让他们对亚裔美国人的影片有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