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54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从深圳经验看新义州前途 - 2002-10-08


北韩新义州特别行政区一般认为是金正日模仿中国深圳的模式建立的。但是,这个特区能否象深圳那样成功是许多听众关心并想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请专家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特区,从而对新义州的前途有一个起码的估计。

*客观条件比特首更重要*

新义州特首杨斌的问题我们已经有过一些讨论,专家们对他大都不看好。华盛顿的[韩国经济研究所]北韩专家彼得�贝克指出,重要的是研究特区的综合条件是否具有成功的因素。

Peter Beck: "I think media has focusing too much on him. To me, more important ..."

彼得�贝克说:�我认为媒体太关注杨斌个人。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谁领导特区。平壤选择杨斌显然是一个错误。更为重要的是特区本身的综合生存能力。 我的研究结论是,特区要成功就必须接近人口中心和交通中心。撤换特区负责人比较容易,但要改变有关客观条件就很困难了。�

贝克认为,从现在知道的情况来看,新义州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新义州距离平壤和汉城都比较远,对外通道只有中国的丹东。平壤还准备把新义州特区用围墙与北韩分割开来。杨斌在成立新义州特区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特区将和北韩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这些做法都明显违背了特区发展的必要条件。

*特区离不开全国支持*

原《深圳青年报》总编辑曹长青提出,根据深圳成功的经验,一个经济特区要成功首先是优越的地利位置,二是全国的支持,包括人才的支持。

曹长青: �深圳当时主要靠的是香港。香港大量投资深圳,进行来料加工。香港虽然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但属于中国的土地,有六百万中国人在那里。另外香港还是全球著名的自由港,商业发达,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新义州对面是中国,那里的发达程度根本无法和香港相比。�

曹长青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发展饱和,经济要进一步增长就必须往外开拓。深圳和香港只有一座罗湖桥之隔,这才能够吸引香港的投资。另外,曹长青指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也是深圳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曹长青: �另外全国内地也到那里投资。我当时在的时候,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几乎每一个都在深圳建立了办事处,相当于大使馆,都来那里联系、开展业务,进行经济连接和出口等等。全国性的集中。今天新义州并不具备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经济文化政治背景。�

*金正日没有邓小平的见识*

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曹长青还表示,办好深圳特区离不开众多的人才。在这方面,深圳可以说是汇集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才俊。没有他们的创造性贡献,深圳也不可能成功。但是曹长青表示,北韩长期以来闭关锁国,是否拥有特区所需要的人才值都得怀疑。

现在居住美国的自由撰稿人曹长青还强调,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具有务实的理念和推进经济改革的坚定意志,即使在发生了六四事件之后,或者在国内反对深圳特区的声音很强的时候,邓小平改革的决心依然没有动摇,这对深圳的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北韩领导人金正日看来还没有邓小平的这种见识,他先是在偏僻的东北部搞过一个罗津先锋特区,因太封闭而自然死亡,现在搞个新义州特区还是要实行隔离,难免重蹈罗津先锋的覆辙,变成一个死胡同。

*新义州选址说明北韩信心不足*

不少北韩专家都表示,北韩要真心想办经济特区,最理想的地点不是新义州而是位于平壤和汉城之间的开城。这个地方交通发达,接近南北两方的人口密集区,市场很大,更容易吸引韩国投资人。

Peter Beck: "The decision by North Korea reflects the comfort level. It feels much more..."

位于华盛顿的[韩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彼得�贝克说:�北韩之所以决定把特区建在新义州而不在开城,这反映出北韩的信心不足。把投资区放在接近中国的地方要比放在接近韩国的地方更为放心,从经济观点来看,平壤需要有北京当年开放深圳那样的自信心。中国不害怕香港,所以才敢把深圳向香港开放。北韩现在还害怕韩国。新义州只是罗津先锋的一个翻版。�

贝克指出,平壤在选择开放地点时面临的真正挑战是政治优先还是经济优先。就现在看,是政治考虑居于主导地位。贝克说,北韩拥有两千万人口,这是一个很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封闭起来,所谓特区也只能是小打小闹,成为无源之水,逐渐干枯。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