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46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专家分析美中防止武器扩散谈判 - 2002-03-04


防止敏感武器和技术扩散是美中关系中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双方多年来争论和谈判的分歧之一。尽管美中两国在2000年11月就这个问题达成谅解,但是,双方在解释以及落实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个星期,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刘结一在布什总统刚刚结束访华之后,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继续就这个问题举行谈判。

美国驻华大使雷德上个月在香港表示,有关敏感武器和技术不扩散是美中关系中一个关键问题,决定着美中关系能否正常发展。从克林顿总统到目前的布什政府都极为关注这个问题。

美国不扩散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约瑟夫.奇林乔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尽管美中双方在2000年11月不扩散问题谈判时没有签署什么协议,但却就中国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出口管制达成了共识。奇林乔内说:�在美中2000年11月的谈判中,中方同意将制定和落实加强两用技术出口管制的清单,尤其是那些可以用于导弹以及核装置的多重用途技术。多年来,中国严格限制了单用途军事敏感技术出口。但是,在多用途敏感技术出口方面还没有管制。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制定和落实两用技术出口管制清单。�

*双方都希望对方先采取行动*

奇林乔内说,作为对中方承诺的回应,美国也答应解除对一些美方指责涉嫌出口敏感导弹技术的中国公司的制裁,并同意解除美国公司不得使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的禁令。奇林乔内表示,目前双方谈判没有进展,是由于双方都希望对方先采取行动。他说:�中国希望美国先解除制裁;而美国则要求中国先制定加强敏感技术出口管制规定。所以,双方处于一种对峙状态,问题是谁先迈出第一步。�

美国迈阿密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金德芳表示,美中有关敏感武器和技术不扩散谈判的另一个僵持点是,美国认为同中国在2000年11月的谈判中达成的不扩散共识,应当适用于在2000年11月以前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敏感武器和技术出口合同,而中国则坚称这个共识只适用于2000年11月以后的情况。美国担心,中国将利用这个借口,继续出口敏感武器和技术。她说:�坦率地讲,双方是在讨价还价。中国希望从美国得到的一个好处是,美国解除美国公司不得让中国发射美国商业卫星的禁令。这个不扩散问题并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只不过双方都为了各自的利益使这个问题复杂化了。�

最近,中国官员曾宣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情况比较混乱,政府往往不知道一些公司在向外国出口敏感武器和技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奇林乔内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听起来可以理解,但是,中国不可以以此为借口不履行承诺。迈阿密大学的金德芳教授也表示,中国的借口根本不能成立,因为一个政府有责任查明情况,尤其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金德芳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借口。我认为,多数人知道这不是真实的情况。中国政府是了解在这个问题上的情况的。美国有一个俗语说,对法律的无知不是犯法的借口。�

*中国想打台湾牌*

另外,中国官员还暗示,如果美国遵守减少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承诺,中国则更有可能遵守在不扩散方面所做出的承诺。对此,奇林乔内和金德芳教授都指出,中国目前力图在未来的谈判中将美国向台湾军售同中国停止出口敏感武器和技术问题挂钩,美国方面是不会让步的,因为这是两个不同问题。美国是基于�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也是基于中国在台海不断增加对台湾军事威胁的现实。

接受采访的克莱蒙研究所亚洲中心研究员、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林长盛也表示,中国在最初同美国就不扩散问题谈判时,可以提出向台湾军售问题,将这两个问题挂钩。但是,中国一直没有提出。现在要提出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殷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种种具体的原因,中国到目前还无法履行在不扩散问题上的承诺:�这跟其它军控问题一样,牵涉到许多具体的技术细节。在这些技术细节上双方有所争端也是不可避免的。不扩散具体说,同中国的外交利益,同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比如说伊朗、同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牵连在一起。对中国来说,又是一个军控问题,又是一个外交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促使中国政府没有像美国希望的那样,到目前为止公布一个两用技术出口控制清单。�

石殷弘认为,中美两国在不扩散问题上达成协议,符合两国以及全世界的利益。另外,他认为,在这个星期举行的美中不扩散问题谈判中,中方不太可能将台湾军售问题作为一个筹码:�当然在谈判当中,中国政府也可能提出你美国武器扩散、中国武器扩散应当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作为一个原则,作为表达原则的立场,表示我们对美国对台军售的不满。这是可能的。但是把它作为一个非常具体、非常坚决的谈判条件、解决问题的条件,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这次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刘结一率团来华盛顿继续进行不扩散谈判,因为双方只需要在一些具体落实问题上解决分歧,所以很有可能取得突破。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