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18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中共二十大临近,“领袖”称号进入快车道


资料照- 这张于2017年9月19号在北京一个市集上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和现任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
资料照- 这张于2017年9月19号在北京一个市集上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和现任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

在今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上,很多观察人士预计,习近平将继毛泽东之后,成为获得 “领袖” 称号的第二个中共领导人。习近平 “领袖” 称号的始发及其轨迹受到观察人士的关注。

2022年7月14日,中国央视网发文,特别介绍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的特稿《这十年》,强调习近平“大国领袖的魅力”。

习近平被称为“领袖”始于习近平担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只有一年多时间的2014年1月28日。当天,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报道,介绍习近平两次访问俄罗斯期间,俄罗斯人对他的印象,标题是《平易近人中更显大国领袖风采》,说一位研究对外政策的俄罗斯研究生称习近平为“大国领袖”。

2015年05月09日,《人民日报》属下的人民网刊登一篇报道--《俄学者著述:习近平具有前无古人的历史自觉和担当》,文章提到一位俄罗斯学者的一本书要展示习近平的“领袖风采”,说“迄今为止,习近平是中国历史上层级领导经验最丰富的领袖”,展示了“大国领袖形象”。

一般人也许没有注意到,在俄语中,领袖和领导人是同一个词。而这两篇报道都把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的“领袖”,而不是“领导人”。但是在中文里,“领袖”和“领导人”既不是同一个词,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这两篇报道实际上是迄今能够看到的中国官方媒体最早把习近平称为“领袖”的例子。只是,也许是巧合,两次都是借了外国人之口,两次都是借了俄罗斯人之口,用过去的说法就是“出口转内销”。

从此,在中国官媒报道国际新闻时,“领袖”一词开始出现在习近平身上。2015年10月1日,央视网在介绍报道习近平访问美国以及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的各个节目时,使用了“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采”的说法。

2016年,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赋予习近平“核心”的称号。

同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道《习主席2016年的出访足迹》中提到:“回首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5次,走过十多个国家,尽显大国领袖风采。”

2016年11月,《人民日报》主管的“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的人民论坛杂志推出“特别策划”栏目,刊登了11篇专门讨论党的“核心”的文章,其中三篇文章的题目出现“领袖”,多篇文章直呼习近平为“领袖”,“领袖”从国际走进国内。

在中央媒体的推动下,地方媒体也开始使用“领袖”称呼习近平。有些媒体说,最早将习近平称为“领袖”的地方媒体是中共贵州省黔西南州委机关报《黔西南日报》,该报“2017年11月10日连续多日在头版或用特刊颂扬习近平,用几乎全版刊登习近平的一幅标准像,下面写上‘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

第19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从左至右)韩正、王沪宁、栗战书、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同记者见面(2017年10月25日)
第19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从左至右)韩正、王沪宁、栗战书、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同记者见面(2017年10月25日)

中共十九大后,呼唤“领袖”声此起彼伏

2017年10月,中共召开十九大,习近平第一次连任总书记。这可以说是习近平“领袖”之路转折性的时刻。中共十九大闭幕不到一个月,2017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赵乐际在《人民网》发表《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借用邓小平的话,间接称习近平为“领袖”。

他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

在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7个常务委员中,只有两个人称呼过习近平为“领袖”,第一个就是赵乐际。另一个是栗战书。

中共党媒新华社和人民网紧随其后配合。2017年11月17日,新华社刊发长篇人物特写《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写道:“(2017年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体现了中共全党的意愿。国内外媒体把他描述为一个使中国由富变强的领袖。”借用媒体描述正式推出了“领袖”的提法。

人民网属下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则于2017年11月18日发表了题为《十个真实细节带你感受习近平的领袖魅力》的报道。

2018年2月,在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

另一个公开称习近平为“领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2018年3月20日,栗战书在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习近平同志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

2019年以后,习近平被称为“领袖”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时已经不仅是媒体造舆论,而且是各省市自治区最高负责人纷纷表态效忠了。

另类“妄议中央”?

2015年10月公布的经过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如果“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会予以处分,最高可以开除党籍。

观察人士认为,最高领导人的称号,不能不算是中央大政方针;最高领导人是否超出常规连任,不能不算是中央大政方针。直到今天,中共中央对习近平的称呼仍然停留在2016年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赋予他的“核心”称号上,似乎还没有在任何公开的文件中称呼习近平为“领袖”,也没有说已经决定让习近平连任总书记,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中的7位常委中,也只有两个人直接和间接地把习近平称为“领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还是政治局的两位常委和一些委员,还是各地大员,欢呼习近平为“领袖”,好似形成了劝进之势,颇有向中央施加压力的架势,这种“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为什么可以大行其道呢?

中国事务专家高新说:“因为它符合现在圣上的心理意图......,他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就是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和十三大对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最集中的一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国家主席最多连任两届取消了,同时没有把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所属部门最多连任两届取消,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在党章里边把习核心的地位明明确确地写进党章里。”

高新认为,在这个前提下,虽然还需要在中共二十大上走一个程序才能确定习近平连任,但是已经营造出一个习近平连任的前景。每一个宣传部门,每一个省级官员都已经看得明明白白。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历史学教授,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兵认为,中共的政策、规定,还有现行的政治形势,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维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中共领导地位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第一把手。所以在每一次换届改选,甚至连任的时候都有一次重大考验。

李小兵教授说:“现在这个劝进也不是什么新的方式。过去从各个朝代的帝王到民国的总统,以及到毛泽东、邓小平时代都出现过这种情况,从下到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支持来维持这个现任的领导。所以这个现在看来习有这种需要,需要做出一些规定和做出一些由上至下的这种民间的支持来保证他的连任。所以不准妄议中央也好,还是……劝进也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保持第一把手的政治稳定,能保证习得以连任。”

利用地方势力向中央施压,在中共历史上也有先例。中国事务专家、《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表示,当年邓小平和胡耀邦等人要打掉华国锋,就是借用“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聚集地方的支持。

资料照:胡平参加美国之音电视节目
资料照:胡平参加美国之音电视节目

胡平说:“就像当年华国锋的时候,那些反华的势力就谈什么实践使检验真理标准。看来很抽象的一个理论,然而各个省的人纷纷表态。那当然就是表那个态的人,那就是不喜欢华国锋的人,那就这个意思了。它看起来是个理论问题,表态本身不犯忌讳啊。你不能说华国锋看着别人表这个态就说别人反对党中央。但是它间接地就成了一个集结的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同是劝进,如果有人劝进李克强,希望李克强更上一层楼,中共可以接受吗?

李小兵教授说:“恐怕这个还不能接受,因为现在突出习的地位......,只是突出领导人,第一把手,第一领导人的地位。所以现在要提出李克强的话,就很明显是反对习近平,会被打成反对中央、破坏党的团结。所以现在支持李克强的人是有,但是声音并不很明显。这种劝进大概今天就会真地当成是‘妄议中央’了,对不对?”

对于最高领导人,中共过去几十年的政策是任职两届,到站下车,年龄也有一个大概的规定,其目的是要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如果现在有人说,习总书记领导得非常好,但是现在习总书记也该退了,因为根据我们这几十年的惯例和党的一贯政策,领导人不能终身制。我们感谢习总书记,现在应该把焦点放在谁来把习总书记这个伟大的历程继续下去,谁能接这个班。如果有这样的说法,中共会接受吗?

李小兵教授说:“现在看来,因为习本人也好,还是中央主要的决策也好,都为习的连任做了准备,造着舆论,所以这就成为一个所谓的现行的政策,或者发展的趋势。”

李小兵教授认为,目前对习近平连任的任何挑战或者反对都会被看成是负面的,被看成是具有破坏性甚至颠覆性的,都可能被批判。

“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做法并没有因为国内舆论已经沸沸扬扬而停止。新华社属下的专门刊登外国媒体报道的《参考消息》,2022年6月25日的通栏大标题是:《习近平为全球发展指明方向》,显示中国正在将习近平的领导从中国推向世界。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年中国面临哪些外交新挑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