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3:33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中国强势跨越喜马拉雅,印度顾虑重重


尼泊尔外长贾瓦利(左四)18号在钓鱼台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
尼泊尔外长贾瓦利(左四)18号在钓鱼台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

日前,中国外长王毅在会见了尼泊尔外长贾瓦利(Pradeep Kumar Gyawali)后的记者会上,向印度发出邀请,打造一个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印经济走廊”。

中尼两国外长在会谈后表示,中国和尼泊尔达成共识,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口岸、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通讯等各个领域逐步推进合作,打造中尼之间立体大通道。王毅表示,中尼之间的立体大通道将为可能建设的中国、尼泊尔、印度三边经济走廊创造条件,中尼印三国“应打造跨越喜马拉雅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携手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对于中国发出的这一邀请,印度的观察家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于中国强势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举动,印度一方面表现出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苦于无从应对。

又是“一带一路”?

实际上,中尼印经济走廊的概念并非首次被提出来。早在2015年5月,莫迪总理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就向其提出过建立中尼印三国经济走廊的倡议,并得到了莫迪的积极回应。2015年7月,印度外长斯瓦拉吉(Sushma Swaraj)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与王毅会面时也表示,印方对中尼印经济走廊倡议持积极态度,愿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探讨和推进这一进程。

然而,自那之后,中印双边关系却逐渐趋冷,印度对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内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表现出不满,并将这种不满情绪在去年的洞朗对峙事件中集中爆发出来,使得两国关系触及近20年来的最低点。印度方面已经反复表态过,拒绝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尼印经济走廊的规划也就停滞不前了。

进入2018年,中印关系出现了明显回暖的趋势。4月24日,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将出访中国,参加上海经合组织的外长会议。据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 Times)预测,中国外长王毅将在下周的会议期间,向斯瓦拉吉重提中尼印经济走廊的倡议。印度国防研究分析学院的副研究员辛格(Prashant Kumar Singh)认为,中国会试图说服印度参与到这个三国经济走廊的建设中,但“他们(中方)不会成功。”

辛格给出的理由是:印度已经拒绝了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并在不久前再次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印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损害了印度的主权。而中方提出的中尼印经济走廊“将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如果印度现在表示支持这一项目,无异于自我打脸。

印度的顾虑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印度,在内政外交方面受到印度的钳制。近年来,尼泊尔为了摆脱这种对于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性,开始大力发展与中国的关系。2014年底,中尼两国就青藏铁路从西藏日喀则延伸至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达成协议。此后,将这条铁路线继续延伸到加德满都和尼印边境的佛祖诞生地蓝毗尼的说法也时有所闻。

另外,中国西藏航空公司和尼泊尔合资成立的“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已于2016年进行了首航;因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而受到影响的两条中尼公路也正在进行修复和扩展工程;今年年初,尼泊尔国内网络在中尼边境处一个光纤连接点接入中国宽带,从而结束了印度在尼泊尔互联网接口端的垄断地位。

对于中国这些强势跨越喜马拉雅的举动,印度方面的担忧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安全和防务问题上,印度金达尔国际大学(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国防与战略研究教授潘卡吉·贾(Pankaj Jha)在接受《日经亚洲观察》(Nikkie Asia Review)的采访时表示:“印度如果让中国人大举进入尼泊尔,进而向印度边境推进,无异于将印度北方腹地暴露给了中国。”

印度另一方面的担忧是经济上的,贾教授认为,印度与中国的贸易现在已经存在着将近500亿美元的逆差,中尼印经济走廊将会使更多的中国廉价商品通过第三国进入印度,这对印度政府正在试图消除贸易逆差的努力是毫无益处的。

印度缺少应对

印度专家们的这类思考方式源于印度长期以来对于南亚势力范围的习惯思维,同时,对于中国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强势推进,印度又缺少一个长期的应对策略,或者说,没能做出策略上的调整。因此,在一些观察家们看来,印度的反应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与时俱进的,有时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如同中国资本进入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国时一样,印度对于尼泊尔开始向中国靠拢时的第一反应是封堵,继而操纵尼泊尔国内的政治,扶植当地的亲印派上台,以扭转尼泊尔的亲中趋势。2016年7月,亲印派总理德乌帕(Sher Bahadur Deuba)上台之后,旋即宣布终止或搁置了多项前任政府与中国签署的合作协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项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25亿美元的水电站项目。

然而,正是这种急于操纵邻国政治的习惯性策略,造成了邻国政治精英和民众以更大的反弹来摆脱印度的操控。斯里兰卡如此,马尔代夫如此,这次的尼泊尔亦如此。2017年底的尼泊尔大选,“亲中派”的奥利(K.P. Oli)再次当选总理,而他上台后,立刻就宣布将重启水电站项目。

4月6日,奥利将其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国家选择为印度,这本是他向印度示好的平衡外交举动,却受到了印度的当头棒喝。据《印度快报》(Indian Express)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告诉奥利,你可以选择将水电站项目交给中国公司,但印度不会从那些水电站购买电力。

尼泊尔与印度存在着贸易逆差,也没有多少工业产品用来出口。尼泊尔希望借助境内喜马拉雅山南麓丰富的水利资源,发展水电项目,将自己打造成“南亚经济的蓄电池”,一方面减少对印度燃料进口的依赖,另一方面,以电力出口平衡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而印度的经济发展正遭遇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这本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却落得如此尴尬境地。尼泊尔计划在境内修建几座大型水电站,其中只有两座包给了中国公司,而其它的水电项目仍由印度公司承建。尼泊尔这样做的初衷,一是源于不愿过度依赖印度的平衡外交政策,二是因为印度公司的建设速度确实不能和中国公司相比。

印度担心中国对其邻国的渗透,却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中国抗衡。印度不愿接受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合作,而中国又十分“任性”地高举一带一路大旗。对于印度来说,中国的行为有些“咄咄逼人”,而对于中国来说,印度的态度又过于迂腐。目前来看,两国之间的关系或许将在这样的状态下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如何将两国在南亚地区的角力转化为“龙象共舞”,观察家们表示仍有待观察。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华裔选民看大选 不同社区关注议题为何?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